电话:0535-6691999-83903

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电话:0535-6691999-83903

工作室动态

资讯详情

第三节 五行

【摘要】:

一、    概念
《五行大义》:“五行因何生?曰:因天地而生”。
《内经》中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象形符号,用以归类说明自然万物的运行变化规律。
五是指木、火、土、金、水。行的含义有二:一是运行之义,如《内经》五运。《汉书》:“五行者,五常之行气也。”二是具有“行列”的意义【1】。《尚书•洪范》曰:“汩陈其五行”,董仲舒也明确指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五行概念的提出和形成,通常认为【1】,先有殷商五方概念,后春秋有五材说,《尚书•洪范》提出“五行”的概念。《事物记源》引史记历书曰:“黄帝建立五行,起五部”。应劭注曰:“五行,金木水火土也”。《史记•五帝本纪》也记载:“轩辕,……治五气。”《集解》引王肃言注解“五气”为“五行之气”。
关于五行的起源有多种说法【2】,一是神的启示。《易传•系辞上》云: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以河图、洛书解释《周易》八卦和《尚书》五行的来源。二是源于星历考定。顾颉刚在《〈尚书•甘誓〉校释译论》一文中指出,五行一词的最初涵义是指五星的运行。三是源于地理方位观念。我国所处地域,春东温,夏南热,秋西燥,冬北寒,年年如此,呈现多样性与单一性的统一,变动性与周期性的统一,从而决定了五行的内容。四是源于五工。奴隶社会初期,农业与手工业中出现了五种基本生产活动,即攻金、攻木、治土、治水、治火,称为五工。出于管理需要,国家设置了“五工正”( 《左传•昭公十七年》) 称为五行之官。行有工作、行为之义,可见五行最初的含义指五种工作、五种行为。五是源于五材说,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元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是人类生产或生活实践中最为常见和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如《尚书正义》说: “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 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 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还有认为【3】五行源自手指的计数。五时气候的特点和生化特点的抽象。还有认为【4】五行发生于五福说,五灾害说,五德终始说等等。
在《内经》中,五行学说的应用已经非常的成熟,时代特征明显,不必究其源起。《内经》中的五行学说运用了古代五行学说的内涵,是在总结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和自然界万物的生化和气候变化的相互关联的规律的基础上抽象形成的。高思华认为【5】: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在观察揭示自然规律方面所做出的巨大成就,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古人从天体的运动、天地的相互感召来认识气候的变化, 以天地一体、四时一体、万物一体的整体恒动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界所有的事物, 以自然变化规律来分析探讨具体事物的内部变化规律的基本思想方法。
《内经》五行学说时论述演绎天地自然气候,万物与人体与发病之道,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五运行大论》:“侯之所始,道之所生”。《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廖廓,肇基化元, 万物资始. 五运终天, 布气真灵, 总统坤元。九星悬朗, 七曜周悬, 曰阴曰阳, 曰柔曰刚, 幽显即位,寒署弛张, 生生化化, 品物咸彰”。
二、五行归类,取象天地自然万物生化的道理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
《素问•天元纪大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气交变大论》:“五运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矣,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太虚寥廓,五运回薄,衰盛不同,损益相从”。
五行规律存在于天地之间,人与之相应,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五方之中,五季,五运,五音,五色,五味比类相通,道法自然。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言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善。”
以五行之性比类天、地、人、自然万物之理。
《内经》五行归类表:

五行

自然界

人体

时令

气候

生化

五方

五色

五音

五味

五官

形体

五志

五声

变动

暑热

小肠

长夏

湿

西

大肠

膀胱

三、五行运化
1、天地运化生万物
《素问•天元纪大论》:“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化生万物。”
《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言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明自生。”
天之五行之气运化为气,地之五行之气运化成形,形与气相互交感,化生自然万物。
2、五运统岁
《素问•天元纪大论》:“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天之五气运行规律为五运,每年所化之气各不相同,甲己之年份,化运为土;乙庚之年份,化运为金;丙辛之年份,化运为水;丁壬之年份,化运为木;戊癸之年份,化运为火。”
四、五行关系
1、相生
《素问•六微旨大论》:“显明之右,君火之位;君火之位,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
体现了天之六气,按五行相生的运行规律:
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素问•玉机真藏论》:“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叶……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
自然界万物生、长、化、收、藏,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之序运行,与五脉、五脏、五季、五方规律相合。
2、相克
《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体现了六气相承是按照五行的相克规律,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素问•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以五季类五脏,按照五行相克之序的运行规律。
3、相乘,相侮
相侮是指五行中任何一行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反被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其规律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相乘:是指相克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程度,五行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
《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4、五行胜复
五运六气学说认为,太过不及之年气化存在着偏胜偏衰,会出现胜气或复气。《素问•天元纪大论》:“形与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
胜气即本运之气偏胜,复气是指克制胜气之气。二者是相克关系。《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胜有复,无胜则否”。有一分胜气便会有一分复气,这是自然界的五行法则和规律。
五、五行的意义
1、说明人体生理功能
《素问•宣明五气》:“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
《灵枢•九针》:“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也”。
《素问•五脏生成论》:“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素问•宣明五气》:“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
2、说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的相互关联以及与自然界的相互隶属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在地为木,在脏为肝,在体为筋,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在色为苍,在味为酸,在变动为握。”
3、说明病理
《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
又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素问•宣明五气》:“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心苦缓,脾苦湿,肺苦气上逆,肾苦燥。”
《素问•玉机真藏论》:“五脏相同,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
4、指导治疗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欲散,心欲实,脾欲缓,肺欲收,肾欲坚。”根据五行的特点确定五脏治疗法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又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味之主,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

参考文献
【1】何裕民,五行源流考,中医研究 1992(12):7-10
【2】刘艳丽,韩金祥,阴阳五行的科学内涵,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468-471
【3】贺娟,论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7):437-447
【4】孟庆云,孟庆云讲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
【5】高思华,五行学说之我见,中医杂志,1994(8):49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