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35-6691999-83903

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电话:0535-6691999-83903

工作室动态

资讯详情

论下法

【摘要】:

  邹勇
烟台毓璜顶医院(264000)

“下法”是中医学的“汗、吐、下、和、清、温、补、消”八法之一,是通过荡涤胃肠,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泻大便,使停留于胃肠的燥屎、实热、宿食、冷积、瘀血、痰结、水饮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泻法、泻下法、攻里法。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和寒积、祛瘀的作用。常适用于胃肠实热内结或寒积、宿食积滞、水饮、痰湿、瘀血等停留体内的里实证。由于里实证的病机有热结、寒结、燥结和水结的不同,以及患者的体质有虚实的差异,因此下法的运用相应又分为寒下、温下、润下和逐水等法。由于里实证的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别,下法又有峻下、缓下之分。
早在《内经》就有许多关于下法的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其下者,引而竭之”、“留者攻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等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热论篇》云:“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这些论述为“下法”提出了理论基础,开下法之先河。
作为一个基本大法独立出现,并成功运用于临床,则是张仲景的功劳。《伤寒论》在创立六经辨证论治的同时,将下法具体实践,广泛应用于多种病证的治疗,用药精当、功效卓著。在《伤寒论》中运

﹡通讯作者
用下法主要以泻热祛实为主,其中不乏攻下、泻热、逐水、破血、消积之品。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关下法方剂有三十多,尤其在阳明病中,下法应用更加广泛。下法方药也不限于苦寒攻下一类,如寒下治疗阳明腑实证的的三承气汤,温下的大黄附子汤,峻下的十枣汤,缓下治疗肠燥津伤之脾约证的麻子仁汤,以桃仁承气汤、抵挡汤为代表治疗蓄血证的攻逐瘀血法等。
《伤寒论》中“下法”用以治疗阳明腑实证,凡是具有阳明腑实者,均可用“下法”治疗。
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而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仲景临证时对于邪传阳明、积滞化热、燥屎内结或宿食停滞胃肠、腑气不通,表现为腹满腹痛、大便秘结、呕吐烦躁的病症即用下法,外邪入里化热,与肠中糟粕相结,形成阳明腑实证,采用“三承气汤”。主要治疗燥、实、痞、满的阳明腑实证。症候:潮热、谵语、大便不通或热结旁流,腹部胀满硬痛或绕脐疼痛,拒按,手足汗出,甚者喘息不得卧、神昏谵语不止,或目睛不和,视物不清,循衣摸床,烦躁不安,舌苔老黄或焦躁起刺,脉沉迟有力。阳明燥热内结,伴有腹胀满、心烦等症,为阳明腑实燥实重而痞满轻者,用调胃承气汤泻热和胃、润燥软坚。阳明病汗出过多,津液外泄,胃肠干燥结实,形成阳明腑实痞满重而燥实轻者,用小承气汤泻热通便、消滞除满。邪热内入阳明与肠中糟粕相结,形成阳明腑实燥实痞满重证,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荡涤燥结。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所主痞满燥实四证,宜峻下热结。方中重用枳实、厚朴破其壅滞,复以硝黄攻其热结。小承气汤所主以痞满为主,邪气未至大结、大满,减枳实、厚朴,厚朴用量仅为大黄之半,燥实不甚去芒硝。调胃承气汤所主之证以燥实为主,而无痞满之证,故芒硝倍于大黄,泻热软坚润燥,不用枳实、厚朴,而用甘草,润燥和胃气。三承气之用,调胃承气汤用于燥热在胃,小承气汤用于痞满实在小肠,大承气汤用于痞满燥实坚在大肠。
《金匮要略》大小承气汤之运用同《伤寒论》,但有所发挥,泻下热结用大承气汤为其代表方剂。“痉为病,胸满口禁,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大承气汤。”用于诸热性病,病由表传里,热结阳明,里热盛而胸腹胀满,热盛烁津,津伤筋脉失濡,形成角弓反张而卧不着席,四肢挛急,口禁齿。病为热极生风,阳明里热不除,津液难存,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以解其痉。
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不仅发挥了《内经》理论,还把下法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针对各种应下之证,将理法方药有机贯通,具体而实用。临床有上述提到的寒下,还有温下、峻下、缓下、汗下并用的不同,疗效可靠,一直被历代医家重视和沿用。
金元时期,攻下派张子和认为,攻邪有汗、吐、下之别,主张“积聚附痤于中、留结塞于内”都可用下法,举出泻下药30种,下法禁忌7条,明确了下法运用的原则。
张子和在治法上专主攻邪,总结了《内经》、《伤寒论》下法的经验,理顺了祛邪扶正的关系,在临床实践中,善用汗、吐、下三法治疗各种外感内伤病证,把握了下法的尺度,所著《儒门事亲》中下法所用中药30味,自拟攻下之方33首,分别采用寒下、凉下、温下、热下、调中攻下之剂,具备“通便、逐水、泻实、下积”等不同功效的方剂。张子和认为邪气为疾病之首获,病乃邪气侵犯机体所致,祛邪为治疗第一要务。主张“先论攻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
张子和将下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丰富了下法的内容,扩大了下法的治疗范围,在《儒门事亲》中说:“积聚陈茎于中,留结寒热在内”宜用下法。下法能使“陈茎去而胃肠洁,癥瘕尽而荣卫昌。” 运用下法的指征不仅是阳明里实之有无,而注重邪气导致的气血郁滞的病理状态之有无。把凡能通达气血,祛除邪气,使之从下而行的多种治法均在下法之列,张子和不但继承了“急下存阴”,他将下法广泛应用于风水、水肿、泄泻、胃痛、风搐、身热、吐血、牙痛、杖疮、血晕、中暑、砂石淋等各种危急重症,提出了痛随利减的概念。大凡邪滞宿食蕴结肠胃脘,杂病腹满拒按,黄疸食劳及寒湿痼冷,热客下焦,痰饮食滞,里热未尽,瘀血积滞而致中下焦之里实证,皆可用下法。“盖有毒之药,能上涌下泄,可以夺病之大势。”张子和运用下法治疗疑难病症,尤其是湿邪、积聚等病程较长、不易速愈的疾病,主张反复多次攻下。他还把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归纳为下法,“凡下行者,皆下法也。”提出“寒湿固冷,热客下焦”皆可用下法。张子和下法并非简单的“下”,而是有法、有方、有质、有先、有后、有缓、有急之分,“急则用汤,缓则用丸,或以汤送丸,量病之微甚,中病即止,不必尽剂,过则生愆”。在下法的运用时强调用何药、何剂型、何剂量需要根据患者虚实的状况来决定,认为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其体质、发病有异,同样用下法也要有所区别,对邪实正不虚者,可峻下三四十行,对体弱年老者则“重者减之”逐渐祛邪,他指出:“若人年老衰弱,有虚中积聚者,止可五日一服万病无忧散,故凡积年之患,岂可一药而愈?即可减而去之。”甚至可以采用食疗的方法。备急丸只可用于辛苦劳力,不可用于富贵城郭之人。子和下法的发展是系统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很值得探讨学习和弘扬。
清代温病学家冲破了以往下法适应证中“必待燥屎”,“腹症悉具”等条文的束缚,提出了通下需以祛邪为第一要义,扩展了下法在外感热病中的应用,通常认为下法的作用在于通下燥屎,其实通下大便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通下法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吴又可著《瘟疫论》,认为下法不仅泻实,还可泻热,倡导“温病下不厌早”之说,提出“邪为本,热为标,结粪又其标也”,下法“非专为结粪而设”,“勿拘下不厌迟”,“邪未尽可频下”,主张“注意逐邪,勿拘结粪”。对热病提出了“不必悉具,但见舌黄、心腹痞满”便予下法的见解,并创立了承气养荣汤、黄龙汤等方剂,为攻下法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根据不同的病机、病位加减变换,扩展了承气汤在温病中的应用,对攻下法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对温病学说理论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继承了《伤寒论》中大、小承气汤及调胃承气汤的运用方法,创立了一系列以承气汤为基础的类方,《温病条辨》对承气汤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温病学派下法的特色,以《温病条辨》11个承气汤方为代表的温病承气下法继承了《伤寒论》的理论精神,在扶正祛邪、护固津液等方面有了深入的阐述,温病以祛除邪热是使用下法的目的,也是下法在温病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攻下即可祛邪,邪去则热退,燥结便无从内生。温病学派冲破了以往下法适应证中“必待燥屎”、“腹症悉具”等束缚,提出通下需以祛邪为第一要义,扩展了下法在外感热病中的应用,更寓逐邪除热、存阴保津于通下之中,若能把好气分关,及早通腑,截断病势发展,扭转病情,是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温病条辨》17条提出5方:“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21条谓:“少腹坚满,小便自利,夜热昼凉,大便闭,脉沉实者,蓄血也,桃仁承气汤主之”。这是活用仲景承气汤的典范,提升了下法在急性热病治疗中的地位,并且对于下后出现的其他症状也给出了精辟的分析。《温病条辩》继承完善了传统的攻下法,贯穿温病治疗过程中无不以救阴为关键,所谓“留一份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提供了下法具体应用和辩证思路上的宝贵经验。
现代中医对下法的应用更有进一步发展,作为重要的治疗法则,下法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阑尾炎、肺心病急性呼吸衰竭等多种危急病症中,对尿毒症、肝硬化腹水、前列腺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肿瘤等疑难病症,儿科高热惊厥、积滞、肺炎喘嗽,妇科急性炎症、感染性肿块、异位妊娠、月经妊产等都广泛应用下法。并且运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下法能增强胃肠道推进功能,改善胆道运动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抑菌抗菌,利尿,抗肿瘤等作用。
由于“下法”是攻逐体内病邪的方法,有去菀陈莝、推陈致新的作用,“下法”能通腑实、祛毒邪,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能使毒性物质从肠道排出,切断肠肝循环,减轻或控制肝脏的发展。患者多两胁胀痛,或隐隐作痛,腹大如鼓,胸闷气促,口淡纳少,四肢疲乏无力,小便短少,是肝脏气化功能蕴结的严重表现,属于中医臌胀的范畴。《灵枢•水胀》曰:“臌胀如何?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黄,腹筋起,此其侯也。”我们在扶正固本的基础上运用下法治疗本病,临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再如急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肾实质损害、氮质潴留而产生的综合症候群,属于“关格”、“肾衰”的范畴,多有呕吐、便秘、纳差、乏力等症状,病机属于浊毒内生,脾胃失和,气血不足,俯气不通,脏腑升降失调,清浊逆乱,我们以通下泄浊,升降气机,补气和血为法,临床收到明显疗效。
总之,“下法”最早可追溯至《内经》,奠基于《伤寒论》,拓展于元金刘元素、张从正,完善于明清温病学派诸家,发展于当今,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临床理论体系,作为临床大法被深入研究,广泛应用,下法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疗法则,许多疑难杂症,如辨证准确,下法得当,可效如桴鼓,妙手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