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毓璜顶医院
搜索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
/
儿保公益直播课小结

医院动态

资讯分类

资讯详情

儿保公益直播课小结

【概要描述】

儿保公益直播课小结

【概要描述】

  • 分类:医院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5-26 09:40
  • 访问量:
详情

  近年来,随着儿童肠道微生态的研究不断深入,益生菌对肠道的积极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正逐步揭开面纱。随着益生菌的功效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也给很多家长带来了一定困扰,益生菌种类这么多如何选择?孩子需不需要吃?

  5月19日上午10:00,大小新闻与烟台毓璜顶医院联合主办的“名医讲堂”开课,该院儿内科儿童保健门诊副主任医师李慧走进大小新闻“名医讲堂”直播间,带大家认识儿童肠道微生态系统。

  肠道菌群是定植于人体胃肠道的微生物的总称,菌种之间相互影响,其所表达的基因、编码的蛋白及多种代谢产物等共同组成肠道微生态系统。“肠道微生态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它参与调控人体多系统功能的成熟,对人体稳态的维持有重大意义,肠道菌群的状态也与许多近远期器质性、功能性或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李慧说。

  儿童肠道微生态的特点

  分娩过程是新生儿接触微生物的重要环节,并且接触的细菌种类与数量和分娩方式高度相关。婴儿在0~6个月内喂养以母乳为主,此阶段肠内微生物主要与喂养方式相关。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到1岁左右断奶是婴儿肠道菌群结构产生波动的阶段,研究发现母乳喂养能够增加6~12月龄婴儿肠道菌群多样性。从1岁到2岁为生命早期肠道微生态成熟阶段,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的发育成熟与宿主消化及免疫系统是同步的。3岁左右完全固体食物引入后,其肠道菌群结构趋于成人,形成稳定的肠道微生物群结构。

  儿童肠道微生态菌群演替过程

  通过分娩期、喂养建立期和离乳期三个时期,儿童肠道菌群完成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脆弱到稳定的过程,那么儿童肠道菌群是如何演替的呢?

  李慧介绍,在分娩过程中,母亲会将细菌传播给新生儿,首先定植的是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等兼性厌氧菌。24小时左右的新生儿,肠道开始出现大肠杆菌,迅速繁殖增多,成为优势菌种,消耗肠腔内有限的氧气。直到2-3日龄,新生儿肠道内双歧杆菌等专项厌氧菌迅速增加,1周后成为优势菌群,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可达95%,是配方奶喂养的10倍。添加辅食后,菌群进一步演替,尤其断离母乳之后,双歧杆菌数量逐渐减少,类杆菌、乳杆菌和梭菌等逐渐增多,开始逐渐建立相对稳定的菌群模式。

  儿童肠道菌群有哪些生理作用?

  1、营养代谢作用:

  发酵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和肠道粘液;糖类发酵是结肠内的主要能量来源,代谢终产物醋酸盐和丁酸盐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提供人体5%-10%的能量需求;肠道厌氧菌可合成多种维生素如B1、B2、B12,维生素A、E、K等,参与钙镁铁离子的吸收;矿质离子的吸收有助于糖类物质代谢的顺利地进行。80%菌体的氮可被宿主利用。

  2、促进结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构建生物屏障;维持和保护机械屏障;激活和维持肠道免疫屏障。

  3、生物屏障:

  肠道厌氧菌可维持正常的肠蠕动,可阻止致病菌肠道定殖。厌氧菌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使肠腔内呈酸性,氧化还原电位低,不利于致病菌的反繁殖。

  4、免疫作用:

  正常菌群可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成熟;研究证实双歧杆菌可激活身体的吞噬活性,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乳酸杆菌课件辅助性T细胞的发育,诱导多种细胞因子预防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参与口服免疫耐受的形成。

  详细课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课程回放。

这是描述信息

烟台毓璜顶医院总院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毓东路20号

电话:0535-6691999

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双河西路59号

电话:0535-6692999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

网站备案:鲁ICP备05035890号
鲁公网安备37060202000412号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

掌上医院

掌上医院

医院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医院官方微博

医院官方微博

公交线路:
1,快1,2,5,45,52,62,高铁2号线,旅游观光巴士,文旅学院专线在南大街鑫荟金行站下,往南走150米;
10,21,42,43,44,51,80,81,86,快21路在南大街福莱金店站下,南行约150米;
21,42,43,44,46,80,86,快21路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