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毓璜顶医院
搜索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
/
“把光明留在雪域高原”——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医生陈玲援藏纪实

医院动态

资讯分类

资讯详情

“把光明留在雪域高原”——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医生陈玲援藏纪实

【概要描述】

“把光明留在雪域高原”——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医生陈玲援藏纪实

【概要描述】

  • 分类:医院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2-27 17:56
  • 访问量:
详情

  2022年3月,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医生陈玲作为烟台第六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接过援藏的接力棒,带着四千五百多公里都挡不住的深沉爱意,跨越山海,奔赴西藏日喀则聂拉木县这个海拔4000多米的边境小城,开展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用心谱写“鲁藏一家亲”的医者情怀。

  爱眼护眼,从孩子们抓起

  强烈的阳光,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雪域高原的天空是通透明亮的,但强光、紫外线、白雪都会对视力造成伤害。

  “这里的人们患眼病的特别多,一方面是高原强光、紫外线和雪长年刺激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缺乏防治意识,藏区的很多白内障或其它眼疾患者由于观念落后,久病不医,在黑暗中度过数年才肯进行治疗,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期,造成视力永久性损伤。”陈玲敏锐地发现,正确的护眼知识必须从孩子抓起,自己要为聂拉木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把县里小学生的视力进行一次全面摸排,早发现早治疗;还要去校园宣讲爱眼护眼知识,种下光明的种子。

  说做就做。陈玲带领援藏医疗队的同事,在县医院的支持下,到波绒、门布、琐作、亚来、乃龙五个乡,开启了聂拉木县的第一次视力筛查。


陈玲走进校园开展爱眼护眼科普活动

  “有的乡海拔近5000米,对我们是巨大的挑战。工作量也很大,我们三个人要完成1400多个孩子的视力筛查。因为没有专业遮眼板,我们就灵机一动用纸杯代替了。”孩子们好奇又欢喜地排好队,陈玲就在队伍最前面,检查视力,指挥着孩子用临时找到的纸杯挡住眼睛后测量......

  “活动历时十几天,我们总共筛查出了20余名有视力问题的孩子,诊治了部分斜弱视患儿。”她打开手机相册找出当时活动拍下的照片,几千张照片缩小后密密麻麻,放大来就看见孩子们清澈的双眼、簇拥在陈玲身边的羞涩笑脸、学校给学生免费提供的四菜一汤、道路两旁统一晾晒的校服,还有路边撑着头“缓一缓”的陈玲、凌晨十一点半才回到的歇脚点、应急的氧气瓶、“能救命”的速效救心丸和“必不可少”的安眠药……“为藏区人民服务一直是我的梦想,如今,能得到藏族同胞的信任和托付,是我最大的幸福,其他困难都不值一提了。”陈玲说。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陈玲先后到聂拉木镇中心小学和聂拉木县中学,为同学们进行爱眼、护眼健康知识讲座。“走在县城的街上,孩子们跑过来喊我‘陈老师’,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视力筛查活动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艰难,陈玲都一言带过,“来西藏一趟,终于是圆梦了。”当被问到当初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时,陈玲一笑而过,“读研的时候,导师每年都会进藏举行‘光明行’活动,那时起,援藏就成了我的梦想。老师承诺会为我们筛查出有视力障碍的孩子免费做手术,等孩子们做完手术,我就放心了。”说这些的时候,她的眼神明媚而坚定。

  果断手术,为患者取出眼中异物

  5月初,陈玲接诊了一例外伤的病人,病人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出现爆炸,巨大的异物将眼球炸穿,从乡里转到陈玲所在的县医院。在医院其他医生表示需要送到拉萨救治的时候,陈玲综合考虑之后认为病人的情况危急不适合转院,建议在县医院紧急处理。

  “从聂拉木到日喀则市需要走过漫长的盘山路,翻过三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开车八小时左右,然后再坐火车到拉萨,这个路程可能需要一两天时间,但是这个小伙子的伤口是完全敞开的,垃圾堆异物可能携带大量的细菌病毒,很容易发生感染,眼球恐怕会保不住,他还这么年轻,我要尽全力帮助他。虽然县医院条件有限,但按照我们在内地的标准流程把东西取出来就能把眼球保住,我对自己的技术还是有把握的。”


陈玲为患者做检查

  靠着丰富的经验和“靠谱儿”的技术,陈玲缝合伤口,取异物,一期注药……患者的眼球保住了,县医院的医护人员纷纷对她竖起了大拇指。“11月份乡里的医生反馈,这个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还有手动视力,简直就是个奇迹!”陈玲在欣慰的同时,也透露着遗憾:“如果患者能来的再早一点儿,视力还可以恢复的更好。”

  授之以渔 精湛医术造血藏区

  “我们援藏,并不是仅仅为藏区患者提供一年的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医院开展新的技术项目,提高规范化诊疗能力,让医院拥有自己的眼科团队,即便我离开了,医院也可以继续开展新技术。”陈玲要做的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

  但是,县医院的设备有限,人力也不足,并非所有技术都能够得以实现,为此,她在日常诊疗和下乡之余,不断研究学习,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条件的诊疗方式和方案,并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当地医生。

  “7月,我接诊了一位年仅35岁,患双眼巨大翼状胬肉的女性。当看到这位患者时,我自己也震惊了,这么巨大的胬肉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十分罕见,而且她还这么年轻。”陈玲讲述。“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俗称‘鱼肉’,是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至瞳孔区而严重影响视力。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藏区紫外线强烈,游牧区的居民常年户外日晒,翼状胬肉的发病率也很高。”


陈玲在手术

  在以往,当地医院一般采用胬肉单纯切除术进行手术,这种手术方法操作较简单,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但术后易复发。“分析这个患者的病情后,我们为她开展了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术,虽然手术方法操作相对较复杂,并有一定难度,但手术效果较好,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陈玲坦言,“新技术能为藏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尽最大努力将“造血式”帮扶落到实处,为县医院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是陈玲此行的最重要目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回到烟台后,聂拉木县医院眼科接到了一个病号,当地医生发起远程会诊,陈玲和同事一起提供远程的技术支持。“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聂拉木。”陈玲动情地说。

  跨界医生“有‘老家’的支持,我有信心!”

  陈玲在藏期间的常规工作是在县医院出门诊做手术,非常规的手术遇见了也接。

  “因为驻院医生不够,一个耳朵里怀疑卡进金属异物的小朋友来求诊,问我能不能给看。我一个眼科大夫从没看过耳朵的诊,那我也得看啊,一旦不慎,尖锐的金属可能划伤孩子的鼓膜,进而影响听力,孩子怎么办!”陈玲咨询了毓璜顶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刘斐斐,然而,所需要的吸引器、耳内镜等医疗设备,聂拉木县医院都没有。“庆幸的是,经过影像判断,进入耳道的不是金属物质,很可能是铅笔顶端的橡皮。”胆大心细的陈玲在刘斐斐医生的远程指导下,通过眼科显微镜,顺利的从患者耳道取出了一块已经破损的橡皮头儿。“因为担心还有破损的橡皮没有取出,影响孩子听力,我们又再三确认,影像观察耳道内没有任何异物后才放心的让孩子离开。于是,我就这么‘成功跨界’了!”


陈玲在查房

  “我还接诊过一个火炮伤的边防战士,找我的时候整个左手被炸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我当了一把外科大夫。清洗、上药、缝合、包扎......我叮嘱他回去以后,隔三差五拍照片给我看看伤情的恢复进展。”陈玲说,他的手痊愈后,由于整个疤痕贯穿手指,影响了手的正常功能,“我以为他能买到药,就告诉他买祛疤药涂。却正好赶上了疫情,迟迟买不到药。我就让家里人在内地买好,给我寄到县城再给他。”

  陈玲还接诊过一位被蜈蚣咬伤后整个胳膊全肿了的牧民,陈玲打着电话,让毓璜顶医院皮肤科的医生指导她给病人做处理。

  “毓璜顶医院始终是我坚强的后盾,在我需要技术支持的时候,给了我及时、有利的帮助。”让陈玲感动的是,今年中秋节,医务处和眼科的领导到家里走访,还视频连线,直播了女儿在家里练琴的画面。“那一刻,除了感动,还有踏实,有医院的全力支持,我在西藏工作更有底气!”

  2016年以来,烟台毓璜顶医院与西藏聂拉木县人民医院取得联系,通过派驻业务骨干、远程会诊(培训)、捐赠设备设施等方式,开始了‘组团式’对口帮扶。六年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先后派出技术骨干5批次30余人驻点帮扶,涵盖全科、内科、外科、妇产、口腔、影像、超声、检验、护理等10余个专业。围绕县医院建设发展的薄弱环节,针对当地疾病谱特点,通过医院对医院、科室对科室、团队对团队的方式,从医院管理、学科建设、技术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时发力,有效提升了县医院的服务能力。

患者康复后为陈玲(右一)团队献上哈达

  “藏区真的需要我们,我也很珍惜这次机会。”为了这次援藏,陈玲阔别了刚上小学的女儿,“能为西藏同胞服务是我的光荣,我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女儿爱和奉献的意义。”陈玲坦言,自己能抓住这次“长期进藏支援”的机会,实现长期以来的“援藏梦”,非常幸运。她在朋友圈写到,“我想,此生还是会深深的留恋那片土地,和那里可爱的人儿们的!”

这是描述信息

烟台毓璜顶医院总院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毓东路20号

电话:0535-6691999

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双河西路59号

电话:0535-6692999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

掌上医院

掌上医院

医院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医院官方微博

医院官方微博

公交线路:
1,快1,2,5,45,52,62,高铁2号线,旅游观光巴士,文旅学院专线在南大街鑫荟金行站下,往南走150米;
10,21,42,43,44,51,80,81,86,快21路在南大街福莱金店站下,南行约150米;
21,42,43,44,46,80,86,快21路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站下

烟台毓璜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