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35-6691999-83903

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电话:0535-6691999-83903

工作室动态

资讯详情

邹勇讲中医-气机论

【摘要】:

气机,指人体气的运行机制。人体之气亦分阴阳,阴阳再分三阴三阳。在脏腑为脏腑之气,在经络为经气。人体气机主要表现形式为升降出入、开阖枢。
1.气的运动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状态,阴阳之气的运动构成了生命活动。
《孟子•公孙丑》云:“气者,体之充也。”《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难经•八难》云:“气者,人之根本也。”《类经• 摄生类》云:“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阴阳之气的动态平衡出入活动,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
 《类证活人书》云:“阳根于阴,阴本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素灵微蕴》云:“故阳自至阴之位而升之,使阴不下走;阴自至阳之位而降之,使阳不上越,上下相包,阴平阳秘,是以难老。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卫也。阴能守则阳秘于内,阳能卫则阴固于外。”    
《类经• 疾病类》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
《灵枢•脉度》云:“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指出:“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脉,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 
《素问•举痛论》云:“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2.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运行的基本形式
人体后天之气的生成运行依靠自然界大气的交换和饮食精微的化生,饮食物化为精气之后,散精于肝以养筋,食气经胃的消化之后,浊气归于心以养脉,脉气循经运行归于肺,肺经呼吸后吐故纳新,输送全身,濡养皮毛;肺气与脉气相合,行气于五脏六腑。水液经胃的消化吸收后,精气上输于脾,归于肺,通调水道,浊气流于膀胱,水气与全身脏腑经脉相合,成为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充分体现了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则化生疾病。
  《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医门法律》云:“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大气一衰,则出入废,升降息,神机化灭,气立孤危矣。”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
3.气机升降
人体气机升降表现多种形式。
(1)肺气下降,肾气上升
肺为华盖,其气以宣发、肃降为顺;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肺气、肾气的升降活动,是呼吸运动的正常保证。
《类证治裁•喘证》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医碥》云:“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其息深深。肺司呼吸,气之出入于是乎主之,且气上升至肺而极,升极则降,由肺而降,故曰肺为气主。肾主纳气,故丹田为下气海,肺为气主,故胸中为上气海。”
《存存斋医话稿》云:“盖肺统五脏六腑之气而主之,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气原上际于肺,肺气亦下归于肾,一气自为升降者也。”
(2)脾气上升,胃气下降
脾主运化,升精微物质以养周身;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供脾运化;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构成人体后天之本。
《明医杂著》云:“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无病矣。”
《吴医汇讲》云:“求东垣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盖脾主生化,其用在于无形。其属土,地气主上腾,然后能载物,故健行而不息,是脾之宜升也明矣。胃者,水谷之海,容受糟粕,其主纳,纳则贵下行,譬如水之性莫不就下,是胃之宜降也又明矣。”
《孟河费伯雄先生医案》云:“脾为湿土,以升为健,胃为燥土,以降为和。”
《灵枢•四时气》云:“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
(3)肝胆气升
 肝主疏泄,运化气血,以升为用;胆为少阳春生之气,胆气升以助脏腑气机运行。
《类证治裁》云:“凡上升之气,自肝而出。”《类经•脏象类》云:“然东垣曰: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生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4)清升浊降
清气指具有濡养人体作用之气,浊气指体内代谢后需要排出的物质;清浊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共同完成生命的代谢活动。
《医学入门》云:“清升浊降,六腑大源,实化饮消,五脏安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又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4.出入
人体之气因分布部位和作用不同具有不同的概念,气运动状态各有不同,或出或入,共同构成人体生命的气机活动。
(1)五谷之气  
 五谷经口而入,经食道入胃,腐熟而成五谷之气,经脾散精,供养人体,其运动形式以入为主,出气口,经脾以升。
《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素问•五藏别论篇》云:“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歧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2)宗气
宗气与大气相同,经肺宣发肃降完成气的出入活动,保证呼吸运动正常。
《灵枢•邪客》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刺节真邪》云:“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灵枢•五味》云:“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3)营卫气
营卫为人体血脉之气,为水谷之气、宗气所化生,循环出入于经脉内外,荣养人体,防御外邪。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素问•痹论》云:“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
《灵枢•营气》云:“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
《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府。”
《素问•痹论》云:“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灵枢•卫气》云:“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
《灵枢•胀论》云:“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
《灵枢•五味》云:“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灵枢•营卫生会》云:“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倶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灵枢•痈疽》云:“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
(4)脏腑气
 五脏六腑之气源于先天,与后天水谷精气和宗气交融,构成脏腑之气,其出入升降活动,成为生命活动的基础。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
《难经•四难》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顾氏医镜》指出:“《仁斋直指》云: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
《灵枢•脉度》云:“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5)经络气
 中医学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十二经脉各有走行,气血在经络中出入,完成生命活动。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灵枢•逆顺肥瘦》云:“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灵枢•经脉》论述了十二经脉气的走行,如“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素问•骨空论》论述了任、督等脉的气行,如“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素问•痿论》云:“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
《灵枢•逆顺肥瘦》云:“冲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禀焉。”《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
《灵枢•脉度》云:“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
5.人体开阖枢
开阖枢问题,医家争论颇多,当代文献更有诸多理解和发挥。开阖枢的本原是什么?
(1)开阖枢之说源于内经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绝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文中说得非常明白:广明为人体胸部、太冲为人体背部,少阴在背部,向上为太阳。太阳起于至阴,终于命门,阳明起于厉兑,少阳起于窍阴。三经之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属于阳,不得相失。太阴起于隐白,少阴起于涌泉,厥阴起于大敦。三经中的太阴、少阴、厥阴同属于阴,不得相失。如《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外者为阳,内者为阴……阴阳冲冲,积传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外为阳,内为阴,三阴三阳之气离合运动,升降出入流通相传,以完成生命活动。
《灵枢•根结》说得更加具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开折则内节渎而暴病起也……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瘘疾起矣……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不但说明了三阴三阳气之起始,更进一步论述了其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法。治取之三阴三阳经脉。
在《内经》皮部论中,还提出了害蜚、枢持、关枢、枢儒、害肩、关蛰的概念,讨论了经脉在皮部的三阴三阳开阖枢活动。《素问•皮部论》云:“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心主之阴(厥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说明皮部的经脉和体内经脉的三阴三阳之气的循行和产生疾病的治法都是相同的。
(2)有关《伤寒论》开阖枢问题
《伤寒论》通篇没有论及开阖枢,有关《伤寒论》开、阖、枢的研究纯属后世医家发挥,与仲景无关。
但是后世医家的发挥有没有道理呢?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是仲景论述的三阴三阳是基于《内经》三阴三阳理论认识的。讲的道理也是人体三阴三阳的升降出入变化运动与受邪后产生的病脉证。仲景讲六气,只要有六气存在,就有六经的开阖枢的运动形式,只是仲景没有明确的论述。因此,按照开阖枢理论去研究和发挥是可以产生理论依据和临床效果的,是对仲景学说的发挥。
(1)“七篇大论”开阖枢
《内经》七篇大论没有论及开阖枢,但六气的气化活动是升降出入,人体之三阴三阳与天气相应。《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六气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也存在着气之多少、气交、升降,七篇大论无明确交代开阖枢。
(4)六经开阖枢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绝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名曰阴之绝阴。”
《灵枢•根结》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从三阴三阳经的起始我们可以知道,经中所言三阴三阳为足之三阴三阳。所以,经中所论开阖枢为足六经开阖枢。
(5)开阖枢运行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冲冲,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该文说的就是人之三阴三阳之气循行于三阴三阳经脉之中。三阴三阳气之离合运动,产生升降出入活动,阴阳相属,阴阳气相贯,循环相传。
(6)开阖枢本质
开阖枢的本质就是人体三阴三阳六气在六经中运行过程中,六经的表现状态,是六经的开阖枢。我们知道,人体之气分阴阳,阴阳之气各分三阴三阳,三阴三阳之气分属六经之中。太阳经中之气为太阳,阳明经中之气为阳明,少阳经中之气为少阳;太阴经中之气为太阴,厥阴经中之气为厥阴;少阴经中之气为少阴。阴阳处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之中,三阴三阳之气,则同时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阴阳相伴而行,外为阳,三阳之离合以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内为阴,三阴之离合以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太阳开时,厥阴为阖;阳明阖时,太阴为开;少阳、少阴则起到枢机作用,实现阴平阳秘的动态运动;阴阳冲冲,积传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
(7)开阖枢发病规律
《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说明三阴三阳经的受邪过程是先阳后阴,先三阳后三阴,这是因为阳在表,阴在里的原因,如此我们便理解了三阴三阳的离合出入运动以及机体抵抗外邪的发病顺序,也理解了阴阳之气在经脉中的循行规律。
(8)“开阖枢”与“关阖枢”
开关之说源起《灵枢•根结》:“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藏六府,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
说的是病发奇邪,五脏六腑三阴三阳之气的关枢开阖不利,阴阳失调。“开、阖、枢”我们明白了,“关、阖、枢”是什么呢?可以这样理解:如开门和关门。对开阖枢的概念,各种文献说的很明白,尤如门扉、门枢,即开门的活动。那么关阖枢,就是关门的活动。开门与关门是一个道理,只是方向不同而已。门的开关活动是比喻,用来说明三阴、三阳之离合出入升降活动而已。《灵枢•本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
人体三阳之气上升,则三阴之气下降,此时三阳之气的活动是开阖枢,三阴之气的活动是关阖枢;人体三阳之气下降,三阴之气上升,此时三阳之气的活动是关阖枢,三阴之气的活动则是开阖枢。
为什么写“折关败枢,开阖而走”?是古文言文写作方法而已。《内经》中没有明确交代“关、阖、枢”,全凭后世医家发挥。
“关”还有一个理解,那就是“关口”。三阴三阳气之交会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三阳气机离合、交接之处,都可以为“关”,那么开阖枢之始、终之处都为“关”了。关折,可以是指这些地方的病变。
(9)天地阴阳开阖
天地阴阳开阖是指天地间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
《周易•系辞上》云:“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天地之间,阴阳往复,冬至阳生,夏至阳盛,体现了天地之阳气时空开阖。
鬼谷子曰:“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又曰:“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鬼谷子略》云:“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
《春秋繁露》云:“故阳气出于东北,入于西北,发于孟春,毕于孟冬。”又云:“七十二日复得木。木用事,则行柔惠,挺群禁,至于立春,出轻系,去稽留,除桎梏,开门阖,通障塞,存幼孤,矜寡独,无伐木。”
《史记•历书》云:“以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五行大义》引《诗纬推度灾》云:“甲者,押也,春则开也,冬则阖也。”
(10)天人有别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云:“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三阴三阳有不应阴阳之处,即天气之三阴三阳,命曰阴处,阴为之主。因四季生长收藏,失常则天地四塞。出地之三阴三阳,为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阴阳的变化,在人身上则数之可数。人之三阴三阳行于人体经脉之中,太阳起于至阴,终于命门,阳明起于厉兑,少阳起于少阴。三经之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属于阳,不得相失。太阴起于隐白,少阴起于涌泉,厥阴起于大敦。三经中的太阴、少阴、厥阴同属于阴,不得相失。经文对天地阴阳与人体阴阳的区别做了明确的交代。
《内经》七篇大论没有论及开阖枢,但六气的气化活动是升降出入,人体之三阴三阳与天气相应。天之六气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为标,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六元,虽然也存在着阴阳气之多少、气交、升降等,但论述的是天气、地气交感产生的气化,与人体经气中的三阴三阳有本质的区别,对此应当甄别。三阴三阳的开、阖、枢是人体气机运动升降出入的表现,六经开阖枢体现了六气运动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