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35-6691999-83903

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电话:0535-6691999-83903

工作室动态

资讯详情

邹勇讲中医-气血运行论

【摘要】:

人体气血运行与天地同纪,受日月、地球运动影响,人的气血运行与当地海水潮汐规律一致。
 1.阴阳循环
(1)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气血在脏腑经脉中运行,阴阳相贯,环流不休。《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2) 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素问•太阴阳明论》云:“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素问•厥论》云:“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岐伯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3)阴阳之气运行遵循开阖枢规律。在三阳: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在三阴: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开阖枢是六气在六经中运动,六经的表现状态。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冲冲,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2.卫气循行
中医认为,运行于脉外之气,为卫气。《素问•痹论》云:“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卫气的运行具有以下特点:
(1)卫气为水谷之悍气。
  (2)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
  (3)卫气在六经中按照足太阳、手太阳、足少阳、手少阳、足阳明、手阳明之顺序在三阳经循行;在三阴经从足少阴至肾、心、肺、肝、脾至肾循环。
  (4)卫气循行与天地同纪,与日月运行相关。
(5)循环运行,终而复始。
(6)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
《灵枢•卫气行》云:“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次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二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在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与地同纪,纷纷昐昐,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3.营气循行
营气:循行于血脉之中的气,为营气。《素问•痹论》云:“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
营气的运行有如下特点:
(1)营气为水谷之精气。
(2)一日一夜五十营。
(3)营气运行与天地同纪。
(4)营气的运行规律:营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经足阳明,下行与太阳合,上行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合足太阳。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至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究于畜门(鼻孔)。其分支,循督脉,络阴器,注肺中,复出太阴。
《灵枢•五十营》云:“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灵枢•营气》云:“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䪼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4.营卫循行
  营卫之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共同完成人体的气血运动。其特点如下:
(1)营卫之气出于水谷,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2)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
  《灵枢•卫气》云:“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
(3)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
《灵枢•动输》云:“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
(4)营卫运行规律
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别出两行,营卫之道。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府,以应刻数。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循环不休。
《灵枢•五味》云:“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灵枢•邪客》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府。”
5.脏腑气血运行
脏腑气血运行规律:
(1)五藏相通,移皆有次。
(2)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如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气尽。
(3)脏腑气血相传有时间节律。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黄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6.食气运行
饮食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谷气、水气各有运行之道。
水谷之气: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 
水气运行: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7.气血运行与天地同纪
(1)六经气血受天地之气的影响: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
  《素问•血气形志》云:“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2)气血运行受日月影响:天温日明,卫气浮,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灵枢•脉度》云:“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
(3)人体气血运行规律与当地潮汐规律一致
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
《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灵枢•痈疽》云:“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萓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
    为什么会与天地同纪,日月相应。我们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和海水的运动,受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影响,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时间节律,与经纬度有关,受时差影响。人的气血运行可以海水的潮汐规律作参照物,气血和海水一样有潮汐规律,且与当地海水潮汐时间节律一致,这是地球公转、自转运动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