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35-6691999-83903

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电话:0535-6691999-83903

工作室动态

资讯详情

五运六气与临床

【摘要】:

邹 勇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

中华文明史从有纪年记录至今约有五千年的历史。五运六气学说系统见于《内经•素问》七篇大论中,集中国古代天文、传统文化、历法、医学之大成,是对天象、气象、物候、人体、疾病、防病治病理论融会贯通的系统论述。
一、五运六气理论的背景
(一)时空背景
时代背景
《内经》的成书年代:《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品,集汉以前中国古代医学成就之大成,其主要内容形成于战国,并且秦汉以来代有补充。其成书年代,王庆芳等认为,可能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中后期[1],迟华基等认为,应该是公元前99年至公元前26年之间[2]。龙伯坚认为,最早的著作年代大概是公元前三世纪,最晚的著作时代大概是公元前一世纪。《素问》中还有个别后代作品掺入在内[3]。
《七篇大论》有人认为是王冰补入的[2],但是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七篇大论》肯定是汉代之前的作品。理由如下:
1、桂林古东《伤寒杂病论》卷三作“六气主客第三”,详细论述了六气主气、客气、司天、在泉及为病并五运知识,继承并运用了《七篇大论》理论思想。张仲景(公元150-219)在自述中说:“撰用《素问九卷》,……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可见,五运六气理论在仲景已经融合贯通。
2、龙伯坚认为[3],《七篇大论》写成于东汉时代,“大概是公元二世纪”。其依据:①《素问》的这一部分受到了谶讳的影响,“谶讳起源虽早,但是到西汉哀帝、平帝时代(公元前6年至公元前5年)才兴盛起来。”②采用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颁布四分历以后,才正式起用的,其前用的是岁星纪年。④《七篇大论》的五脏和五行的配合,依旧采用今文说,表明其不会产生于经学的古文说兴盛起来的东汉以后。龙氏不同意丹波元胤关于五运六气学说起源于“隋以后”的说法,指出:“《天之纪》以下七篇大论的主体,虽说不像战国的文体,却也不像隋以后的文体,……王冰的时代距离隋代很近,不会将近人的著作编入《素问》里面去。”龙氏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3、五运六气学说的起源,最早可追溯于公元前约571年。
公元前约571年,单襄公在为其子顷公所留遗嘱中指出:“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
公元前561年,郑子太叔论礼,述子之言:“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
公元前541年,《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有疾,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
《周礼•医师》曰:“医师究人之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察天之五运,并时六气”。首次将五运六气与人之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联系在一起。
《太始天元册》是《素问》中所引用的上古天文学作品,其书现已失佚。《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记载:“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云: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问•五运行大论》还记载了关于五运经天的理论。
唐代王冰从其师藏“秘本”发现了“七篇大论”,并予以详细的考核疏注,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七篇大论。
《素问遗篇》又名《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素问俟篇》、《素问亡篇》,一卷,撰人俟名,北宋刘温舒最早编入《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中。宋林亿校《素问》时见过流传本,但持否定态度。
所以说,五运六气学说的理论,肇源于公元前一世纪,形成于公元二世纪。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实践、医学知识的经验和积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哲学、语言、文学、天文历法等各个领域的成就,必然会影响医学的发展并使其具有时代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王庆芳,主编 《内经选读》.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迟华基,主编 《内经选读》.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3]赵明山,鞠宝兆著 《黄帝内经》文化解读.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
时间背景
1.    六气大司天
大司六理论是后世根据运气七篇大论之经旨创造的。明•王机按照:“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一世三十年”,称:“自开辟来,五气秉承元会运世,自有气数;天地万物所不能逃”。[1]
明•王肯堂提出“三元运气论”,指出三元一流,将运气变化过程六分为上元、中元、下元,每年60元,提出六道60年一小变,而人之血气即人的体质、禀赋亦随之小有变化。[2]
清代各区王丙,提出:“以三百六十年为一大运,六十年为一大气,五运六气迭乘,满三千六百年为一大周”。
清•陆懋修明确“大司天”之各,指明上、中、下三元的起止时间,并是普“六气大司天”之说。
2.    六十甲子
《素问•六元记大论》云:“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八三十岁,干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土,斯皆见矣”。
又曰:“甲己之岁,土运候之,乙庚之岁,金运流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又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己亥之岁,上见厥阴。”
3.    岁立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六气始于早,地气始于子,子早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素问•六节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岁半之前,六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
《素问•五常政大论》“必先岁气,元伐天和”。
《素问•六节藏象论》“不知平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素问•五运行大论》“先应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

4.    四时五季六气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人有五脏,五脏有五变,五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
《素问•至真要大论》:“本手天者,天之气也,本手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生,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素问•天元纪大论》中的“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灵枢•顺气一曰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南风生于夏,病在心;西风生于秋,病在肺;北风生于冬,病在肾”。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明确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四季的变化对人体发病是有影响的。
5.    二十四节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
6. 一日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之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空间背景
1. 天地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五运行大论》:“夫变化之用,天重象,地重形。”
《素问•天元纪大论》:“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大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2. 上下
《素问•六微旨大论》:“上下之位,气变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变之中,人气丛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素问•五运行大论》:“气之升降,天地之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四时更作矣。”
3. 五方
《素问•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温风。”
《素问•异法方论》:“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西方者,金石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气收引也……”
4. 高下
《素问•五常政大论》:“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
《素问•天元纪大论》:“故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必谨察之。”
《素问•五常政大论》:“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
“高者共气寿,下者共气天。”
(二)文化背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运六气学说的形成离不开古代的文化背景,离不开古代哲学思想的熏陶。七篇大论深刻揭示了五运六气学说的传统文化背景。《内经》的文化背景,集汉以前中华文明之大成。
至少在170万年前,中华大地上便有了人类的活动。1965年,我国云南某县发现了年限较北京猿人更为悠久的远古人类化石,据测,其年代为170万年。20世纪20年代,于北京周口店发现了距今50万年的北京猿人化石,北京猿人能制作和使用带有棱角的石片,会使用火。在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4000年),中华大地上已经出现四大文化区:①中原黄河文化区;②长江中下游文化区;③珠江流域文化区;④北方燕区文化区。
距今5000年在于黄帝文化发祥于陕西黄土高坡,炎帝文化于渭水上游。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771年是夏、商、西周时代。公元前711年“春秋”之始至秦汉,中华文化走向辉煌。“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法、儒、道、墨、兵、阴阳、杂、农各领风骚,至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焚书坑儒”,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浩劫。汉高祖刘邦,平秦灭楚,建立统一王朝,行黄老之学。
所谓“黄老之学”,是老庄道家的继承者逐渐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发展道家学说的产物,始于战国后期。“其为术也,用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各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黄老之学在汉初成为显学。)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统治中国思想界达2000年之久。
易学思想
《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各有卦辞和爻辞,可能写定于周初至春秋。
《传》是解释《经》的,相传孔子所作,今人研究,大抵系战国及秦汉之际的作品。
《内经》反映了易学思想。
《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易•系辞》:“穷则变,变则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中国的古代文化,目前最原始的见于《易经》。易有三,连山、归藏、周易。连山、归藏已失传,留给我们的《周易》揭示了古代文明的肇源。《易•系辞》曰:“有天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又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道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素问•气交变大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
可见,易之思想与七篇大论的写作思想一脉相承。但是七篇大论源于易经吗?非也。七篇大论论述的是天、地、人之三阴三阳之气的变与化,自然、物候、气象包罗其中,与易之理相承,而非易以说理,易与七篇大论同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易是文化思想升华之哲学,可以指导说明世界一切现象,而七篇大论则是重点以人为本,研究天、地之于人的三者联系,旁及自然、物候、气象等学科。
但是,易学方法在七篇大论中有无体现呢?答案是肯定的。如九宫之说、数的概念都是借用了易之法,而用以说明九州地理、天气变化规律。
1.关于九宫
在《素问•天元正纪大论》和《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涉及了九宫,如“灾一宫”、“灾二宫”、“灾三宫”、……“灾九宫”,九宫的本意如《灵枢•九宫八风》篇所云:“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
七篇大论所言九宫则是以后天八卦之九个方位来定位天之九宫,与地之九州八卦方位相对应,用以说明地理的气化特征。古人深明其理,用之以法,故不以言明,只是现代人解读这些问题要回归古代的文化背景之中,则其意自明。
2.关于数
数的概念有二,一是记生化之用之数,二是易之数,初学者要分明。
(1)    记生化之用之数
《素问•六节藏象论》“气数者,所以纪生化之用也。”又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故其生五,其气三。”
《素问•五运行大论》“夫数之可数,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素问•天元纪大论》:“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上奉之”。此数非易之数。
(2)    易之数
《素问•天元正纪大论》和《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所论:“水化一”,“火化二”,“木化三”,“金化四”,“土化五”……“金化九”等数,则是易之数。
如《素问•天元正纪大论》“上少阴火,中太宫土运,下阳明金,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谓正化日也”。
《素问•五常政大论》“敷和之纪……其数八,……升明之纪,其数七……离化之纪……其数五……审平之纪……其数九……静顺之纪……其数六”。
这些数的概念则是易理之数,所用为后天八卦之数。
因此,初学者必须牢牢把握易与医之间的关系,明辨医与易之内涵,明易之理,辩医之质,方能学好用好五运六气,否则混淆不清,乱为一团。《内经》中的文化内涵远不止于易,如“和”乃儒家,“正邪交争”见法家,“养生”则道家,这些后世形成理论学派的中华文明的传统思想在《内经》中都有体现,文化背景对中医理论学习至关重要。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可以用“法自生”之学概括。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黄帝内经》的天人观、生命观、养生观、疾病观等,无不显示着浓厚的道家色彩。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不法天之论,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素问•玉版论要》:“道之至数,无色脉变,撰度奇恒,道在于一。”
《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圣人之教下,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儒家思想
《汉书•艺文志》云:“儒家者流,……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儒家学派创始人为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其中心思想是“仁”和“中和”。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决绝,精气乃绝。”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灵枢•师传》:“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着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顺之奈何?岐伯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阴阳家
阴阳家为战国时期提倡阴阳五行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为战国末期齐人邹衍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素问•脉要精微论》:“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应之。”
《灵枢•阴阳系日月》:“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
阴阳五行贯穿于《内经》始终,以阴阳五行为基本的说理工具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汉代社会政治、学术的时代特征表现。
其他如墨家、兵家等思想,对《内经》都有影响。
(三)天文学背景
我国自有文字记载,就有对天象的观测记录。《尚书•尧卷典一》:“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古代先秦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并研制了最早的天文学测量仪——“圭表”。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运用了这些古代天文学成就,以应用于医学之中的典范。
中国古代天文学说主要有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五运六气学说选择了宣夜说为宇宙理论,说明结构和演化。中国古代天体理论主要有“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盖天说始于西周,最早见于《周髀算经》。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是以人为中心,立于地面观测天象,靠人的感觉观测日、月、星辰的运动。《灵枢•邪客》:“天圆地方,人头圆足立以应之。”
浑天说产生于战国时代,认为天球是一个浑圆的球,天球有天壳存在,在壳之外是无限的宇宙。浑天说至张衡(公元78-139年)集大成,并创新“浑天仪”。《素问•五脏生成论》曰:“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
宣夜论在《庄子•逍遥游》中初见萌芽,在浑天说的基础上认为天没有边际,宇宙是无限的,日月星辰靠气的推动运行于宇宙之中。
中医运气学的天文学思想摘取了以上三说之长,以宣夜说为主。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夫子之言岁候,其不及太过,而上应五星”,“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飨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木星)。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化气不政,生气独治。云物飞动,草木不宁,甚至摇落,反胁痛而吐甚,冲阳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金星)”;“岁火太过……上应荧惑星(火星》…上应辰星(水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太阳司天之政……水土合德,上应辰星、镇星(土星)”。“少阴司天之政……金火同德,上应荧惑、太白”。
1、北极星
《灵枢•九宫八风》曰:“太一常以冬至之日,……”
以北极星后八宫之中央,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旋转,二十四节气更替与八宫之间的空间方位相互联系起来。
2、日、月、七星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3、二十八宿
1978年,湖南发掘出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发现了完整的二十八宿名称。有人认为二十八宿可以上推至公元前620年左右[1]。二十八宿分作四方,每方七宿,与四象相配:东方苍龙,配以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配以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配以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配以井、鬼、柳、星、张、翼、轸。

参考文献
    [1]赵洪钧,《内经》时代, 北京.学院出版社,2012年10月第十版

对于二十八宿的研究,在先秦春秋时已经形成了分野说,以二十八宿分九宫,以后天八卦方位与地之九州相配,以说明天象运化与九州气象物候的内在联系。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商周之际,二十八宿已成体系。根据二十八宿、北斗七星、日月的运动规律,准确定位四季时间。如《鹖冠子•環流》:“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二十八宿的医学意义
依据二十八宿确立人身经脉长度、营卫行度,《灵枢•五十营》说:“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
根据二十八宿确立十干统运原则。十干统运,又称中运、岁运,统主一年的运气,是推算客运的基础。十干统运的规律是:“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素问•天元纪大论》)        古人仰观天象,发现丹天、黅天、苍天、素天、玄天五色之气横贯周天二十八宿,而二十八宿又与天干地支方位对应,根据五色之气所在的宿位便可以确定十干统运的原则。
《五运行大论》曰:“览《太始天元册》文曰: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黄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昂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已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内经》是以虚宿为冬至,反映的是夏代的天象。《素问•脉解》说:“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皆藏于中。”张介宾注:“阴极于子,万物皆藏,故曰太阴子也,”“一阳下动,冬至候也。”(《类经•疾病类十一》)根据“子午为经”和“虚张为纬”的说法,《内经》的冬至点是在虚宿。根据《内经》的天象,二十八宿、十二次、二十四节气具有反旋的对应关系。
 天人相应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
《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秋气;肾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素问•八正神明论》曰:“天温日明,则人血津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历法
(一)计时之法
1、百刻计时
《灵枢•五十营》曰:“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
《灵枢•卫气行》“六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昂为纬,虚张为经。……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
2.圭表测影
《素问•六节藏象论》:“主端于始,表正于众,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论生化之用也。”
《素问•六微胃大论》“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这是根据一年中正午中影长度的规律性变化,运用圭表来测定节气日期的方法。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时立气布,如环无端。”
3.正月建寅
《淮南子•六文训》“天一无始,正月建寅”。古人根据北斗斗柄由东向西转动指示位置来确定月份和节气,斗柄所指方位,称之为“月建”。
《内经》运用“斗柄”,斗建来计算时间。《素问•脉解》曰:“太阳所谓肿腰痛者,正月太阳寅”。
(二)季节
1.四季: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2.五季
《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五季的记载:“子午冬至,甲子受制,七十二日;丙子受制,火用事,七十二日;戊子受制,土用事,七十二日……”。
《素问•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
3.六气与二十四节气
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配以三阴三阳,分为六气,以大寒日始为初之气,顺序为厥阴冈未,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每气各主60.875天。
每气各客四个节气,共二十四节气。
初之气主大寒,立春、雨水、惊蛰;二之气主春冈,清明、谷雨、立夏;三之气主小满、芒种、夏气、小暑;四之气主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五之气主秋分、寒露、霜降、立冬,终之气主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三)历法
从皇帝历法到清朝末期,中国历史上共产生过102部历法。《内经》中的历法有以下几种表现。
1.    十月太阳历
十月太阳历见于《夏小正》,源于夏代以前,作于春秋[1]。将金年分为十个月,每个月三十六天,以十天干命各,再将十个月与五行结合,分为五季,每季二个月七十二天。出血甲乙房木,丙丁属金,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的规律。这种历法至今在我国彝族聚集地仍有使用。
《内经》中如:
《素问•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
《素问•冈论》“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仲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内经》中年分为五季,每季七十二日,正是十月太阳历的最基本结构。[1]
2.    太初历
战国时期,各国采用不同的历法,计有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古六历,都是“四分历”,即以365又1/4日为一回归年的历法。各历差别主要是岁首不同,黄帝、周、鲁三历建子。(以十一月为岁首),殷历建丑(十二月),夏历建寅(正月)颛顼历建亥(十月)。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改古六历为太初历。
《素问•脉解》:“太阳所谓肿腰椎痈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
《灵枢•阴阳系四月》“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
两段皆裁月建,谓正月建寅,即以正月为岁首。这正是汉武帝:“改正朔,易服色”,制定并颁布太初历的产物。[2]
[1]李应钧.《黄帝内经》与《夏小正》及十月太阳历,中医药学报,1986,(2):1
[2]赵明山
[3]申秀云,赵雁力,试治历法与中医运气学说的形成,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11):1764-1)67
3.阴阳合历
公元85年,汉章帝下诏废止太初历,改行四分历,也称古四分合力,即阴阳合历,是兼顾太阳和月亮两种运动的历法。
《素问•六节藏象论》:“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与《尚书》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相同。
4.五运六气历
五运六气历是《内经》独创,属于阴阳合历,古四分历定是运气历的基础。[3]
《素问•六微旨大论》“天地始于早,地气始于子,子早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又曰:“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曰也。”
《素问•六元正气大论》:“周六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
5.二十四节气历
二十四节气历属于太阳历,太阳历把太阳周天视运动均匀地划分为若干等分,以标志时全。
《素问•六节藏象论》:“五日谓之候,之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时之气布,如怀无端”。
二十四节气分主六气,每别以处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表示。始于大寒,其顺序如下:
大寒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风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6.九宫八冈历
九宫八冈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古历,以北斗星过宫为历法依据,间接反映了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过程,属于太阳历。
《蜀鸟冠子•环流》“斗柄车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灵枢•九宫八冈》云:“太一常以冬至之日,……”(见《内经》)
             五运六气学说的历法体系
古代早已掌握了太阴历和太阳历的历法原理。《史记•月令》“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谓之一岁。朔数者,谓十二月之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年。”
春秋时《管子》、《大戴礼•夏小正》等书籍已有节气记载,至汉代《淮南子•天文训》有了全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春秋传》“履端于始,谓节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指出以地平五方之位为参照,考察天上五方星辰的周年运动以及自然界气象物候等相应变化。地之五方静而守位,故谓之“五位”,天之五方星辰周转不息,故谓之“五行”。并由此而化生出五气(风火湿燥寒)、五方(东南西北中)、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体(筋、脉、肉、皮、骨)及五志(怒喜思忧恐),构成了五行学说体系。如地平空间的五行特性:空间坐标的寅卯、巳午、辰戌、丑未、申酉、亥子,其空间特性分别为木火土金水,其气化分别为风火湿燥寒,其应物作用分别为宣发、炳耀、濡静、固敛、坚护,其生化作用分别为生长化收藏。又地平空间的阴阳特性:空间坐标丑正-卯中、卯正-巳中、巳正-未中、未正-酉中、酉正-亥中、亥正-丑中,其空间特性分别为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其气化分别为风、君火、相火、湿、燥及寒。
干支纪法
甲子纪年始于黄帝时代,史载为黄帝所立,是中国古代以干支法则记录年月日时的历法,俗称六十年一甲子。《竹书纪年》曰:“竹书纪年,起始黄帝。”《史记•历书》曰:“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
天干和十二地支是中国上古时期对太阳和月亮运行周期的描绘,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几乎每片甲骨文上都刻有干支纪日的文字。《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载:“太初元年……日得甲子,夜半朔月冬至。正北,十二月”。
(一)干支纪年
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中,60年为一个甲子。中医运气学说,主要以60年为一个甲子周期,来推求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甲子纪年用干支以纪年份,又称“六十甲子”。《素问•天元纪大论》:“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六十甲子的排列: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二)干支纪月
(三)干支纪日
                       

            


二、五运六气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渊源     
以“内经”理论为纲,遵循“天人相应”这一思想脉络,五运六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
五运六气的基础内容就是以五行、六气、三阴三阳为理论基础,依据《内经》五运六气医学天文历法,以五运阴阳为纲的天地日月星辰学说,运用天干地支为滨演推算工具符号来预测气象变化、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流行之间的相关性。
  中医的“天人相应”思想,自然观、整体观、恒动观、气化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治则治法、制方选药等均渊源于《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七篇大论。
这七篇大论从廖廓的宇宙悬朗周旋于天空上的日月星辰,到地面上的草木虫兽、谷肉果菜,从寒暑的往来更替到生命的生长壮老已,在如此广阔的背景上,揭示出了人体生命现象、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遣方用药、养生防病等一系列规律。充分反映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渊源。《内经》的精髓均来之于古人进行“五运六气”的实践活动,是“五运六气”把整个中医理论与人体生理病理、与大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运转了起来。五运六气是中医“天人相应”医学模式的运转机制。
五运六气具有实践性。以《黄帝内经》运气七篇大论有关天文气象变化与人体发病的方面为例,指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系的物质发生发展变化总规律。地球自然界所以能产生万物,其根本原因在于“九星悬朗,七曜周旋”,相互运动所产生的阴阳五行之气(风火湿燥寒)的运行,而万物的正常变化又赖于五气的正常和协调。
五运六气具有操作性,古人把观察到的天文气象变化影响生命活动(动物、植物及人体)的周期(5年、6年、12年、30年、60年)规律与天干地支纪年统一起来,形成一套预测疾病、防治疾病的操作系统,用天干地支就可推算某年的气候特点、物候变化、人体发病的情况,这样就可将气候自然界变化与人体发病结合起来进行预防和诊治,从而达到《内经》“上工治病,治未病”的境界。
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的源泉,也是当今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所需要的框架结构。充分的事实证明了五运六气是古人长期对自然环境与人体发病相关性进行系统观察而总结出来的反映真实客观规律的医学体系。揭示了运气规律,气象、物候、民病的变化与五大行星之间的对应关系,集预防、诊断、治疗、选方用药于一体的整体医学体系,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核心内容。应该说,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理论皇冠上的明珠。
三、    五运六气基础
(一)    基础
运气理论的推算方法,是根据天干纪年来进行,其中年干用以推算五运,岁支用以推算六气。
五运按所主时间及变化周期分为主运、客运、中运三种,主运反映一年五季变化的常规变化,以木、火、土、金、水为序,相应于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岁岁如此,居恒不移;客运用以表述各年五季变化气象变化的特殊规律,其序以年干所化之运为初之运,按五音相生之序,太少相间,推移五步,以十年为周期,年年不同;中运说明了全年天时的特点,反映的是年与年之间的差异,以纪年的天干所化之运来表示,根据年干阴阳属性的不同,中运有太过、不及之分。 
六气的内容主要包括主气、客气,主气代表一年时节气候的常规变化,以五行相生之序,始于厥阴风木,顺次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终于太阳寒水,固定不变,年年无异;客气代表一年时节气候的特殊变化,客气六步的次第,以年支所化之气为司天,位在三之气,其余各步按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之序推演,周而复始。
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全年气化特征,还应将运与气结合起来,统一进行分析,称为运气相合。根据中运与司天、在泉之气的五行属性之异同,运气相合分为运气同化和运气异化两类,其中运气同化有天符、岁会、同天符、同岁会、太乙天符五种;运气异化视其生克关系,分为顺化、天刑、小逆、不和四种。
同时也必须指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根据气候、地域特点及实际的气候与疾病的关系灵活运用,随机达变,不可拘泥。
(二)五运六气的运用
五运六气的本源于自然,是从天体运行,五星运动,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变化,三阴三阳之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自然界气候变化、人体与疾病变化的一门唯物唯象科学。用于说明和预测自然气候、人体生命和疾病规律并指导防病治病。
1.说明自然界气候的变化
我们知道,岁运能反映年与年之间的气候差异;主运主司一年五季正常的气候变化;客运则反映一年五季中的异常气候变化。天气是用三阴三阳的变化规律来说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中不同的气候变化;而主气主司一年正常的气候变化,反映各节气不同时段的气候变化特点;客气反映一年各节气中的异常气候变化规律。
《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木太过,风气流行……岁火太过,炎暑流行……岁土太过,雨湿流行。……岁水太过,寒气流行”。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湿所胜,则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寒生春气,流水不冰……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怫热至,火行共政……”。又曰:“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则焰明郊野……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霿雾清瞑”。
我们以2013年的气候特点加以说明。2013年为癸巳年,该年岁运为火运不及。
《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复则埃郁,大雨且至”。
这应该是2013年正常的气候特征。但是为什么2013年夏季天气异常炎热呢?为什么2013年出现雾霾呢?还要看2013年的六气。
该年岁支司天之气为厥阴风木。气生运,气盛运衰,因岁运是火运不及之年,因此当年表现以六气主导的气候特征。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厥阴司天……风行太虚,云物摇动……火似其暴,地乃暑,大热销铄……”《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则焰明郊野,寒热交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2013年夏季之大热。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云物以扰……”这就是2013年出现雾霾的天气原因。当然雾霾的产生不仅仅是天气的原因,环境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等等,都是产生雾霾的其他原因。
2.预测自然气候
以2014年为甲午年为例。该年岁运为土运太过。《素问•气交变大论》:“岁土太过,雨湿流行……泉涌河衍,涃泽生鱼,风雨大至,土崩溃……”2014年将会是雨湿大作之年。
看今年的六气:2014年岁支司天之气为少阴君火,在泉之气阳明在泉。《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少阴司天,热气下临……大暑流行……金烁石流。地乃燥清,凄沧数至。”《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悱热至,火行其政”。又曰“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霿雾清瞑”。
2014年天气将会是湿热之年,雨大作,下半年因天气原因所致之雾霾将缓和。但在终之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寒气数举,则霿雾翳”,在终之气,雾霾还会反复,这就是2014年下半年“霿雾清瞑”的气候原因。
初学者在说明和预测自然气候的时候,要把握三个要素:
⑴    岁运
⑵    司天之气
⑶    在泉之气
分析三者的关系,就可以大致看出一年气候的主要特征。再要进一步把握气候特征,则要进一步分析六气主客、五运主客及其与岁运、司天、在泉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初学者,先大体把握即可,以下分析疾病亦同法。
3.预测疾病并指导预防
五运六气对自然生物、人体的影响是有规律可循的,除了说明和预测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还可以用来预测人体疾病并指导预防。
⑴用于预测疾病
以2014年为例。2014年岁运为土运太过,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变生得位……病腹满溏泄肠呜”。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怫热至,火行其政。民病胸中烦热,嗌干,右胠满,皮肤痛,寒热咳喘,大雨且至,唾血血泄,鼽衄嚏呕,溺色变,甚则疮疡胕肿,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心痛肺瞋,腹大满,膨膨而喘咳,病本于肺” 。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 
由上可见,2014年气盛运,以气为主,雨湿大行,夏天天气炎热,人体病变主要在心、肺、脾、胃。提示我们及早做出预防措施。
⑵用于预测传染病的发生和预防
2011年我国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病。在发病之前,顾植山教授提前预测了疫病的发生和症候特点,并提出了治疗原则﹙1﹚。
2009年运气是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当年疫病病机以湿、寒为主,人禽流感的发病与寒湿之气的关联度很高,应加注意。顾植山教授提出:初起尽量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用药宜偏辛温而忌过用寒凉,轻症病人用香苏散加味,重症病人可参考用附子等大热之品通行上下,预防用仙术汤、食疗法等。
4.运用五气学说治疗疾病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伤寒论》成书以来,历代医家对五运六气治疗疾病都有不同的阐发,形成了我国各种医学流派。如刘完素提出“六气化火”,诸病“皆属于火”,用药主张“泻火”为主,考其所处时代背景正是燥金司天,君火在泉的燥火运中。朱丹溪以为:湿、热、相火三气致病最多,立论重“相火”,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采用滋阴降火之法。其所处背景属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的火燥运中﹙2﹚。
运用运气学说治疗疾病,首先要认识疾病与运气的关系,确定发病病机,制定治疗原则,选择对症方药,并可司岁备物。具体方法:
⑴先用天干确定岁运,其“太过”、“不及”会影响人体相应脏腑。
土运太过,雨湿流行,易伤肾;土运不及,风乃大行,易伤脾。金运太过,燥气流行,易伤肝;金运不及,炎火大行,易伤肺。水运太过,寒气流行,易伤心;水运不及,湿乃大行,易伤肾。木运太过,风气流行,易伤脾;木运不及,燥乃大行,易伤肝。火运太过,炎暑流行,易伤肺;火运不及,寒乃大行,易伤心。
⑵用地支确定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司天之气在上,主上半年;在泉之气在下,主下半年。
巳亥年:厥阴司天,少阳在泉。
子午年:少阴司天,阳明在泉。
寅申年:少阳司天,厥阴在泉。
丑未年:太阴司天,太阳在泉。
卯酉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
辰戌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
⑶找出干支之间的制约关系及其对人体疾病的影响
根据运气相临的情况,推测运、气所主,根据所主之气或运,确定病机和治疗方法。
①    顺化:气生运,发病较重。
②    天刑:气克运,发病较轻。
③    不和:运克气,发病较轻。
④    小逆:运生气(为平气年),发病较轻。
⑤    天符:运气相同,发病烈。
运用五运六气学说不能机械的生搬硬套,按图索骥,应当掌握其辩证思想,灵活运用。气候对生命的影响,是通过大数法则,以机率的形式反映出来的。如“中暑”是夏季的时令病,气候只是发病的条件,并非每个人在夏季都中暑,与人的体质、环境、预防等密切相关。不能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研究五运六气。
四、甲午年运气方学习体会
(一)正阳汤
子午之岁,少阴司天,阳明在泉,气化运行先天,民病关节禁固,腰痛,气郁而热,小便淋,目赤心痛,寒热更作,咳嗽,鼽衄,嗌干,饮发,黄疸,喘甚,下连小腹,而作寒中,宜正阳汤。
白薇  元参  川芎  桑白皮  当归  白芍  旋复花  炙甘草各一钱 生姜五片 水煎服
病机:热病生于上,淸病生于下,水火寒热,持于气交。寒热交争而病作。
方解:当归味苦温,补少阴之阴;川芎味辛气温,主血,治风痰引发;玄参味苦咸,色走肾而味及心。三药本《内经》咸以软之,为调上之法。桑白皮甘寒以悦肺;芍药酸以益金,旋覆花重以镇逆。三药本《内经》酸以收之,而安其下。白薇和寒热有维持上下之功,生姜、甘草一散一和,协调上下,治上热下淸。
案一:2014.4.7
王某,女,50岁。发作性头晕2个月。气短,时有胸闷,胸痛,眠差。三月份后伴有胡思乱想,头目时有不清。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弱。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中医诊断:眩晕
辨证:上热下淸
处方:正阳汤加减
当归10g  玄参10g  川芎10g  桑白皮10g 
 生白芍10g  旋覆花10g生姜三片  炙甘草6g 
 菊花10g  茯苓10g  车前子10g  炒枣仁15g
                                7付  水煎服
自服药后,头晕减轻,气短,胸闷未再发作,睡眠好转,头目清,不再胡思乱想。
按:甲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火行于上,寒生于下。时值二之气,厥阴风木加少阴君火,故患者见头晕,气短,胸闷,胸痛,头目不清等症。寒热不和,阴阳不调则眠差,妄想。
以正阳汤调寒热,则收效明显。上热下淸之机,表现多种病证,不必悉具,但见一证则必。
(二)附子山萸汤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淸厥,意不乐,体重烦冤。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病腹满,溏泄,肠鸣,反下甚。而太谿绝者,死不治。
炮附子  山萸肉各一钱五分  半夏  肉蔻各一钱二分半 木瓜  乌梅各一钱  丁香  木香各七分  生姜七片  大枣二枚
病机:湿遏肾阳,火用不宣,脾失温煦。
方解:炮附子大热,温阳消阴,温补脾肾。山萸肉味酸敛阳,培补厥阴无劫阴之虑;乌梅酸甘镇静,潜阳于下;木瓜缓肝之急,泄甲木;三味乃安甲乙以资戊己之法也。肉蔻辛温助脾以止泻,可治肉痿,半夏化湿,丁香、木香理气和胃,以姜栆调和。全方祛湿以助火,酸甘以敛阳。
案二:2014.4.7
孙洪杰,女,44岁。结肠炎病史10年。甲午年始腹泻加重,不能服冷、凉食物,伴肠鸣,腹痛,大便时溏,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
中医诊断:腹泻
辨证:中气不足,脾肾阳虚
治则:补中气,温脾肾
处方:附子山茱萸汤合四君子汤加味
炮附子10g  山茱萸10g  乌梅15g  木瓜15g 
肉豆蔻10g  半夏6g  生姜3片 大枣3枚  
丁香10g  木香10g  党参20g  炒白术10g
  茯苓10g 炙甘草6g 白扁豆30g                      
 水煎服
     服药3付,症状明显缓解,守方继服7剂。
按:甲午年,岁土太过,湿气重,湿遏肾阳,脾失温煦,加之患者多年肠炎病史,中气不足,则见腹泻,腹痛,肠鸣,乏力,不耐凉食。见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主以附子山茱萸汤合四君子汤,方对病机。
五、学习“六经病欲解释时”理论的临床实践
三阴三阳欲解的时间
第九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第一九三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第二七二条:“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第二七五条:“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第二九一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第三二八条:“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从三阴三阳病欲解时分析其本质
有人指出:“仲景以‘欲解时’标志‘六病’,让我们从中窥得‘三阴三阳’的本质就是邪气中人深浅的阶段标志,即病位。此病位非指脏腑,非指经络,但与之均有关。”
我们来看三阴三阳欲解时: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是早上9点至下午3点,包括巳午未三个时辰,这是一天太阳最盛的时间,阳气最隆。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是下午15点至晚上21点,此时阳气渐衰,阴气渐生,包括申、酉、戌三个时辰。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时”,是凌晨3点至上午9点,此时阴阳交接,阳气生发,包括寅、卯、辰三个时辰。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时”,是夜21时至凌晨3时,此时阴气最盛,包括亥、子、丑三个时辰。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时”,是夜半23点至早晨5点,此时阴气较盛,阳气渐生,包括子、丑、寅三个时辰。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时”,是凌晨1点至上午7点,此时阴气渐衰,阳气渐生,包括丑、寅、卯三个时辰。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可见仲景对三阴三阳的认识,是基于阴阳气之多少而顺《内经》之意的。《伤寒论》三阴三阳之本质即在于此,有其深层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内的六气,也是仲景在《伤寒论》中重视阴气、阳气的原因。但此阳气的顺应关系是一天之中天气的阴阳气之盛衰与人之三阴三阳之相应,而非六气气化学说中天之三阴三阳的气化运行变化规律。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六经病欲解释时”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总结验案如下。
病案一:2014-2-10
王某,男,60岁。盗汗1个月,前胸出汗,每天夜半发作。舌质淡,苔腻,脉弦沉。既往有冠心病、浅表性胃炎病史。
中医诊断:盗汗
辨证分析:《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夜间出汗为盗汗,多为虚。邪发于子时,病在少阴,舌淡,阳气不足,苔腻乃湿气胜,与岁运有关。甲午年,岁运为太阴湿土。脉沉乃阴阳俱不足,虚从内生。虚与湿结脉乃弦。
证属:少阴不和,湿邪困阻。
拟平胃散合黄连阿胶汤:黄连6克  阿胶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5克 苍术15克 陈皮10克  炙甘草10克 鸡子黄2枚。
以黄连抑阳,当归、阿胶、白芍、鸡子黄养阴调少阴,平胃散祛太阴之湿。
病案二:2014-3-5
马建飞,男,24岁。尿频日久,白天重,服用多种药物无效。口不仁,乏力,自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中医诊断:尿频
辨证分析:《伤寒论》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患者尿频属于膀胱气化失司,发作于辰至戊时;乏力、口不仁、自汗出,邪犯三阳,自汗出乃多服药物致阳虚阴胜。舌淡、苔薄白、脉沉弱为三阳阳虚之象。
证属:三阳阳虚,膀胱气化失司。
处方:四逆汤合桂枝汤合白虎汤:附子10g 干姜15g 炙甘草10g 桂枝10g 生白芍10g 石膏20g 知母10g 生姜3片 大枣6枚。
以四逆汤合桂枝汤补三阳之阳气,开膀胱之气化,白虎汤敛阴之胜,三方合用,三阳得通,阴胜得抑,膀胱气化开启。
病案三:2014-1-23
卜某,男性,49岁。胰腺癌术后1年半,衰竭状态,腹痛甚、腹胀,以晨起9-10点,夜间21-22点为重,口干,烦躁,眠差,舌质淡,脉沉细,左寸关尺不应。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
诊断:肿瘤恶液质
辨证分析:此案乃天之三阴三阳加于人也。甲午年,岁土太过。少阴君火司天,为南政之年,时值初之气所主,《伤寒论》:“经曰,夫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证诊。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此之为谓也。”《伤寒论》图解运气图:“南政司天脉,少阴,土运,左寸不应。”《素问•至真要大论》:“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左寸口不应。”故脉见左寸关尺不应。应之于人,巳、亥之作乃太阳寒水所司,太阴湿土为患,病在湿阻为患,不以脉证,五苓散主之。《伤寒论》71条:“烦躁不得眠,口干......五苓散主之。”
处方:茯苓10g 泽泻10g 白术10g 桂枝10g 猪苓30g 细辛5g。
《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苦泻之。”以五苓散顺天之气,谨守病机,祛湿土之阻。在地与人主三阴三阳相合,以缓湿阻津伤之弊。此乃天地之合方。
病案四:2014-1-22
王某,女,8岁。凌晨2点烦躁,每周发作2-3次,伴口干有异味,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中医诊断:夜寐不安。
辨证分析:夜间2点为丑时,病在少阴、厥阴,口中异味,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乃少阴君火旺,枢机不利,影响厥阴气升。
证属:少阴君火旺,厥阴气虚。
处方:乌梅丸合黄连阿胶汤:
乌梅10g 当归6g 黄芩6g 黄连6g阿胶6g 
白芍10g 鸡子黄2枚 附子3g 干姜6g
 黄柏6g 桂枝6g 川椒6g 细辛3g。7付。
2014-1-29复诊
夜眠好,未作烦躁,但服药第三天患儿出现鼻衄,量不多,时间是早晨4-5时。第五天再次出现鼻衄,量少,但时间在早晨6-7时。究因,诉家中暖气27-28℃,家中燥热。
分析:引起鼻衄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药物所为,二是家中燥热之气。究处方,阴阳药物平衡,柔过于刚,非药物所为也。大寒之末,燥热之气入经,又逢阳升,燥热淫阳,伤阴络而衄。
但是为什么两天之间时间不同呢?乃传经也。邪在厥阴,少阳,再传则入太阳。如何治呢?是阻其传还是助其传?是发其出还是留于内?
仲景曰:“夫治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立法; 疏其母,实其子。疏厥阴,清少阳,少实太阳,闭门揍寇。 为什么厥阴为母呢?因邪已过经,传在少阳,因此厥阴为母,太阳为子。
处方:乌梅10g  黄芩10g  黄连10g 白芍10g
柴胡5克  栀子10 g  北沙参8 g  生地6克
干姜6 g  炙甘草5 g
守方3付,衄未再作。
病案五:2014-1-23
刘某,女,7岁。2013-12-29日受凉后发烧,低热,体温最高38.7℃,每天中午始发,持续发热,口服退烧药物。2014-1-1日始高热,体温39°C,夜间10点后发作。口服抗生素疗效不显。3日来我院儿科住院,治疗以抗生素、抗病毒、激素等治疗,一直持续低热不退,每天体温在37.3-37.5°C之间,在中午12点加重至晚上入眠时发热,眠后及晨起体温正常,上午9时以后体温升高。发热时无恶寒、汗出,无头痛、咳嗽。舌质淡红,苔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发热
辨证分析:外感寒邪近1个月,三阴三阳俱传,但目前病在太阳、阳明两阳,结合舌、脉,以湿热为象,热郁在表,久而未解。证属热郁太阳,湿土相加。方以桂枝汤合白虎汤,患者湿象,少加苍术、茯苓。
处方:桂枝8g 白芍10g 生姜3片 甘草6g 大枣6枚 
石膏15g 苍术10g 茯苓10g 知母6g 甘草6g。
一剂热瘥,三剂出院。
病案六:2014-1-22
于某,男,28岁。大便不畅4-5年,便不干净,粘腻,每天晨起8-9点排便。舌质淡,苔白腻,脉濡弦,左尺弱。
中医诊断:肠湿
辨证分析:排便不畅,症起辰时,位在少阳,便粘腻,结合舌脉,符合湿阻少阳。
方以小柴胡汤枢转气机,加平胃散祛湿,以畅少阳,并祛肠府之湿。湿与岁运有关。
处方:柴胡10g 黄芩10g 党参15g 苍术10g 
炙甘草10g 生姜3片 厚朴10g 陈皮10g。
七剂 效佳。
病案七:2014-1-21
林某,女,49岁。发作性胸闷、胸痛,每年冬天发病。今年冬天于1月20日,病情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弦。发作后曾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造影均正常。
中医诊断:胸痹
西医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
辨证分析:此乃天之六气三阴三阳加于人也,每年发作,与岁运无关,与客气无关,与主气有关。2014-1-20日为大寒之日,甲午年岁气至而至,病情加重,时值初之主气厥阴风木主司,阴阳交接不畅,阳生不足,以乌梅丸治之。
组方:乌梅20g黄连10g 黄柏10g干姜15g 炮附子10g
桂枝10g花椒10g 党参20g 细辛3g 炙甘草10g。
按:2014年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木,初之气客气为太阴湿土,主胜客,为相得。《素问•至真要大论》“ 气相得者逆之...木位之主,其泄以酸,其补以辛”,方取乌梅丸。
病案八:2014-2-18
 宋某,女,42岁,河南南阳,西医内科主任。
精神不振,头脑不清3-4年,耳目不明,加重3个月。全身无力,胬睁不开,晨起靠浓茶提神,时有晨起(6-7)时头痛。上午重,下午轻。睡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西医各项检查无异常。
中医诊断:煎厥
辨证分析:经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精神不振,头脑不清,耳目不明,全身无力,胬睁不开,此阳耗伤精。时有晨起(6-7)时头痛,上午重,下午轻,乃少阳生气不足,太阳寒水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为阳耗精亏之象。
处方1(应人方):应天治应小柴胡汤合附子干姜汤,应人治以小柴胡汤合理中汤(经方原剂原量),先生少阳、中土之气,以助太阳之阳。
处方2(应天方):每日9-10点日照1小时,以天之阳养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