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35-6691999-83903

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电话:0535-6691999-83903

工作室动态

资讯详情

汪石山创六气主病治例方浅析

【摘要】:

汪石山创六气主病治例方六首,分别是风胜燥制火并汤、水胜湿制风并汤、火胜寒制湿并汤、土胜风制燥并汤、热制寒并汤、火胜阴制雾沤溃并汤,进一步发展了运气制方。
1 六气主病治例[1]264
风胜燥制火并汤
天南星二两半  北桔梗七钱半  小栀子一两 取仁。已上三味入太阴肺经,助燥化其制风  川黄连八钱五分,此一味入少阴心经,泻火抑母之甚。母者,木也。此实则泻子也 青皮二钱半,引诸药至风胜之地 防风三钱,去芦  薄荷一钱,此二味散风之势
上制为粗末,每服七钱半,姜三片,水一大钟,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水胜湿制风并汤
苍术二两,米泔浸  白术二两半,麦壳炒,去麦壳  甘草五钱,炙。已上三味入足太阴脾经,助土以制水甚 吴茱萸五钱 干姜五钱七分,此二味入厥阴肝经,泻水,少抑母甚。母者,水也,此实则泻子也 附子一钱乙字,引诸药至水胜之地锉
上锉为粗,每服七钱,大枣一枚,水一锺,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火胜寒制湿并汤
黄柏二两半,盐水炒 知母一两,去毛。已上二味入少阴肾经,助寒化以制火甚 片黄芩五钱,酒炒  栀子仁小红者,此二味入太阴脾经,助湿化抑母甚  黄连一钱,姜汁炒,引诸药至火胜之地
上锉为粗末,每服七钱,灯心七根,莲子五枚,水一碗,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土胜风制燥并汤
川芎一两,去芦,米醋炒。经云:木位之主,其补以辛,川芎味辛气温 当归一两半,酒洗。此二味入厥阴肝经,助风化,以制其湿 南星一两,汤泡一次 桑白皮七钱,蜜炙,去皮土。此二味泻燥夺母  大枣五枚,引诸药至湿胜之地 川萆薢八钱,以散其湿
上锉为粗末,每服七钱,姜五大片,水一碗,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热制寒并汤
肉桂二两,去粗皮,此味入少阴心经,助热化以制金甚  当归一两,半酒洗。此味助木生火以制燥甚 泽泻一两,去毛。此味入少阴肾经,泻寒以抑母甚 独活六钱,此味与泽泻颇同  桔梗三钱半,引诸药至燥胜之地
上锉为粗末,每服六钱,水一碗,煎七分,去滓温服,燥易即止。
火胜阴精制雾沤溃并汤
天门冬三两,蜜汤浸,去心  生地黄二两半,酒洗,此二味入阴经助水化以制热甚  柴胡五钱 连翘 黄芩各三钱,此三味入雾沤溃抑甚  地骨皮 黄柏各二钱半,此二味引诸药至热胜之地
上锉为粗末,每服七钱,灯心一撮,水一碗,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2.主治病
汪石山论述了六气主病治例方所治病。《运气易览•论六病》云:“厥阴所至为里急、筋缓、缩急、支痛、软戾、肋痛、呕泄。少阴所至为疡疹、身热、恶寒、战栗、惊惑、悲笑、谵妄、衄衊 、血污。太阴所至为积饮、痞膈、中满、霍乱、吐下、身重、腑肿、肉泥按之不起。少阳所至为嚏呕、疮疡、喉痹、耳鸣、呕涌溢、食不下、惊躁、瞀昧、目不明、暴注、膶瘛、恶病、暴死。阳明所至为鼽嚏、浮虚、皴揭、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病。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腰痛、寝汗、痉流泄禁止、此六气之为病也。”[1]258可见其主病为六气所至之常,见于《内经》。
3.《内经》原文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 厥阴所至为里急,少阴所至为疡胗身热,太阴所至为积饮痞隔,少阳所至为嚏呕为疮疡,阳明所至为浮虚,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厥阴所至为支痛,少阴所至为惊惑恶寒战栗谵妄,太阴所至为稸满,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阳明所至为鼽尻阴股膝髀腨䯒足病,太阳所至为腰痛,病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緛戾,少阴所至为悲妄衄蔑,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少阳所至为喉痹耳鸣呕涌,阳明所至为皴揭,太阳所至为寝汗痉,病之常也。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泄,少阴所至为语笑,太阴所至为重胕肿,少阳所至为暴注瞤瘛暴死,阳明所至为鼽嚏,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病之常也。”[2]从上文可见,汪石山六气之为病针对《内经》六气病之常。
4.病机、治则
汪石山创制六气主病治例方,其病机、治则从方名可见。风胜燥制火并汤:病机为厥阴风木为病而风胜,治则以泻厥阴风木、扶金克木、泻子抑木。水胜湿制风并汤:病机为太阳寒水为病而水胜,治则以温太阳寒水,扶土克水,泻子抑水。火胜寒制湿并汤:病机为少阴君火为病而火胜,治则以泻少阴火,扶太阳寒水,泻子抑火。土胜风制燥并汤:病机为太阴湿土为病而土胜,治则为泻太阴湿土,扶厥阴肝木克土,泻金抑母。热制寒并汤:病机为阳明燥金为病而燥胜,治则为以火克金,泻子抑母,扶木生火,引药入金。火胜阴制雾沤溃并汤:病机为少阳相火为病而相火(热)胜,助水克火,泻土抑母,引药入相火。
5.方解
风胜燥制火并汤:天南星苦辛寒、北桔梗苦辛温、小栀子苦寒入太阴肺经,助燥化制其风,以金克木。川黄连苦寒入少阴心经,泻火抑母之甚,泻子火以抑木母。青皮苦辛寒(辛温、苦辛温、辛寒)引诸药至风胜之地,防风辛温、薄荷辛凉以散风之势。青皮苦辛寒,引药入木,防风、薄荷味  以祛风。
水胜湿制风并汤:苍术苦辛温、白术苦辛温、炙甘草甘温入足太阴脾经,助土以制水甚。吴茱萸辛热、干姜辛热入厥阴肝经,泻水,少抑母甚。附子辛热引诸药至水胜之地。
火胜寒制湿并汤:黄柏苦寒(苦辛寒)、知母苦辛寒入少阴肾经,助寒化以制火甚。酒炒黄芩苦寒、栀子仁苦寒入太阴脾经,助湿化抑母甚。黄连苦寒引诸药至火胜之地。
土胜风制燥并汤:醋炒川芎辛温、酒洗当归(甘)辛温(苦辛温)入厥阴肝经,助风化,以制其温。南星苦辛寒(苦辛温)、桑白皮辛酸(苦甘酸温、苦酸)泻燥夺母。大枣甘温引诸药至湿胜之地。川萆蔛甘温(苦辛甘、甘淡平)以散其湿。
热制寒并汤:肉桂苦辛温(甘辛、辛甘热)入少阴心经,助热化以制金甚。当归辛温助木生火,以制燥甚。泽泻咸寒、独活辛温入少阴肾经,泻寒以抑母甚。桔梗苦辛温引诸药至燥胜之地。
火胜阴精制雾沤渎并汤:天门冬苦甘温(苦寒、甘寒)、生地黄凉血清热入阴经,助水化以制热甚。柴胡苦寒、连翘苦寒、黄芩苦寒入雾沤渎抑甚。地骨皮苦寒、黄柏苦寒引诸药至热胜之地。
6.制方分析
6.1宗《内经》
汪石山制六气主病治例方六首,依据了《内经》理论,为六气为病之常而设置。在治则上也考虑了《内经》治则理论,如土胜风制燥并汤:川芎一两,去芦,米醋炒。经云:木位之主,其补以辛。
6.2本性味
汪石山非常重视药物性味理论,对历代本草也颇有研究,其著作《本草汇编》现已不传,但从其临床验案和《医学原理》书中可见其对本草性味的重视。其在《运气易览》中也强调了《内经》性味治法,并指出:“各依疾苦,顺其运令,以药食五味调治之。”[1]259并做五脏所入之味歌,六气所宜之味歌。
   汪石山只交代了一味药物性味:如川芎味辛气温,其他药物都没有交代性味。 由于《本草会编》不传,我们只能从《医学原理》来推测六气主病治例六方中所用药物性味,发现汪石山对药物性味的注释大多数药物性味认识是一致的,如黄连苦寒,知母苦辛寒,地骨皮苦寒,黄柏苦寒,天南星苦辛寒,北桔梗苦辛温,小栀子苦寒,防风辛温,薄荷辛凉,泽泻咸寒,独活辛温,苍术苦辛温、白术苦辛温、炙甘草甘温,吴茱萸辛热、干姜辛热,附子辛热等。但也有许多药物性味认识并不统一。如青皮:在木香流气饮、东垣木香顺气散、木香汤中注释为辛温[1]655、658、752,在分气丸、木香化滞散、化气散、宝鉴加减泻白散、三因红丸子、华盖散五积丸中注释为苦辛温[1]656、657、658、682、748、772、829,在八味顺气散、葛花解醒汤、参术调中汤、柴胡散、东垣加减三奇汤、清脾饮中注释为苦辛寒[1]624、670、676、683、747,在保命生地散后又方中注释为甘温[1]663。为此,我们只能结合其制方,综合分析,分辨其对相关药物的性味认识。
6.3用功效
从六方注释中我们可以看出,汪石山制六气主病治例方重视性味,但不唯性味,也重视药物的功效、主治。如“防风、薄荷以散风之势”、“川萆蔛以散其湿”。防风辛温、薄荷辛凉,均不是厥阴风木所至之药,但以其散风,是因为其功效具有祛风作用,其机理是防风、薄荷味辛,助金克木。
6.4明归经(引经)
六方多用归经药,引经药。汪石山制六方,是在《内经》理论指导下。针对六病,但其治,则针对人体十二经主。
汪石山曰:“经言人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乃论手足三阴三阳也。”又曰:“夫少阴之经主心与肾二藏者,盖心属火,而少阴冬脉,其本在肾。又居火,正司于午,对化于子,是以肾藏亦少阴主之。五藏为阴,不可言阳。水随肾至,故太阳为府,则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也。太阴之经主脾与肺二藏者,盖脾属阴土,而太阴阴脉在肺,又土生金,子随母居,故肺太阴主之。金随肺至,故阳明为府,则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也。厥阴之经主肝与心包络二藏者,盖肝属木,又生火,子随母居,故心包厥阴主之。火随心包而至,故少阳为府,则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也。……又心、肺、心包在上,属手经。肝、脾、肾在下,属足经,亦其意也。……心包非藏也,三焦非府也。经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在胸主两乳间,为气之海,然心主为君也。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有名无形,上合于心主,下合于右肾,主谒道诸气,名为使者也。”[1]257-258说明人体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与天气相通,少阴之经主脏为心、肾,太阳为府,则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太阴之经主脏为肺、胃,阳明为府,则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厥阴之经主脏为肝与心包络,少阳为府,则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心包非脏,又为心所主;三焦上合于心主,下合于右肾,主谒道诸气。汪石山以经统主脏腑,进行临床辨治。如:火胜寒制湿并汤:黄柏苦寒(苦辛寒)、知母苦辛寒入少阴肾经,助寒化以制火甚。酒炒黄芩苦寒、栀子仁苦寒入太阴脾经,助湿化抑母甚。
 引药入六气所胜之地,如风胜燥制火并汤:青皮引诸药至风胜之地;水胜湿制风并汤:附子引诸药至水胜之地;火胜寒制湿并汤:黄连引诸药至火胜之地;土胜风制燥并汤:大枣引诸药至湿胜之地;热制寒并汤:桔梗引诸药至燥胜之地;火胜阴精制雾沤渎并汤:地骨皮、黄柏引诸药至热胜之地。
6.5据五行生克理论
汪石山制方,在治则以五行生克理论,如风胜燥制火并汤:病机为厥阴风木为病而风胜,治则以泻厥阴风木、扶金克木、泻子抑木。
在用药也是根据五行生克之理,确定药物功效。杨威教授对此作了总结,如水胜湿制风并汤:苍术、白术、炙甘草入足太阴脾经,助土以制水甚。吴茱萸、干姜入厥阴肝经,泻水,少抑母甚。[3]
7.六气主病治例方的临床应用
汪石山创制六气主病治例方没有说明其临床应用,没有留下临床验案,我们根据六气主病治例方临床应用,举案例如下。
    8.结论
    汪石山创制六气主病治例方依据《内经》理论,针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六气发病之常。其制方依据本草性味理论,不唯性味,兼顾功效,较《内经》理论有所发挥。其归经、引经用药,也是对《内经》制方理论的发展。汪石山制六气主病治例方能够充分体现五行生克思想,是《内经》理论在创制新方的具体应用。汪石山制方思想既是对《内经》制方理论的继承,又是在《内经》理论指导下的创新与发挥,对后世制方理论及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理论和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尔鑫.主编.汪石山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36-337.
[3]苏颖.五运六气概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