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35-6691999-83903

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电话:0535-6691999-83903

工作室动态

资讯详情

开阖枢理论探讨

【摘要】:

1开阖枢的概念
1.1开(开阖枢与关阖枢)
《黄帝内经太素》是《黄帝内经》古传本之一,其文字要较王冰本《素问》与史崧本《灵枢》更近古貌,而在《黄帝内经太素》中,“太阳为开”与“太阴为开”中的“开”无一不作“关”字。
杨上善释云: “夫为门者具有三义: 一者门关,主禁者也; 膀胱足太阳脉,主禁津液及于毛孔,故为关也。二者门阖,谓是门扉,主关。”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59 - 60
王冰注曰: “夫开者,所以司动静之基; 阖者,所以执禁固之权; 枢者,所以主动转之微。”开,《说文》:“张也”,有通之意。关,《说文》“:以木横持门户也。”又引伸为动词, 指关闭、通也。开或关与阖、枢合用,意思皆能相通。
 王希哲 .等. “开阖枢”  与“  关阖枢” 在《伤寒论》 中的运用[J].河南中医,
《内经》本义是借门户形象说明六经气血津液运行的原理,“开阖枢”或“关阖枢”都是说明三阴三阳转化之门户,字形不同,本质相同。枢,即枢机、枢要之意,《说文》:“乃户枢”,《尔雅》“:制动之主日枢机”,《易•系辞》:“言行,君子之枢机”,《辞海》:“枢机比喻事物运动的关键”。六经“开阖枢”有阴枢、阳枢,是气机交接转枢之地。其主半表半里,可枢转气机,使气机出入正常,升降自如,开阖有度。
[1]庞军.等.“开阖枢”争议之我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7:12-14

汪 庵注:“ 太阳巨阳也, 其行在表, 敷布阳气,故为开;阳明合于二阳之间, 其行在表之里, 收纳阳气, 故为阖;少阳乃初生之阳, 转输阳气, 故为枢。”  张景岳云:“ 太阳为开, 谓阳气发于外, 为三阳之表也;阳明为阖, 谓阳气蓄于内, 为三阳之里也;少阳为, 谓阳气在表里之间, 可出可入, 如枢机也。”
如张志聪注:“ 开阖如户扉, 枢犹转纽, 舍枢则不能开阖, 舍开阖则无从运枢。” 张隐庵注: “ 开合者, 如户之扉, 枢者, 扉之转枢也, 舍枢不能开合, 舍开合不能转枢, 是以三经者, 不得相失也。”
杨上善以关阖枢的名词本义, 分别代表门的三大要素:门闩、 门扇、门枢。 注云: “ 夫为门者, 其义有三:一者门关,主禁者也;二者门阖, 谓门扉主开闭也;三者门枢, 主转动者也。” 以关阖枢形容三阴三阳间互相协调的整体关系, 是很中肯的。
此外, 汪机注亦以关阖枢论, 注云:“ 太阳居表, 在于人身, 如门之关, 使营卫流于外者周;阳明居里, 在于人身, 如门之阖, 使营卫守于内者固;少阳居中, 在于人身, 如门之枢, 使营卫出入内外也常。” 其注与杨上善义同。
开关之歧, 应与古今字形字义衍变有关。 从字形上看: 《 内经》 今本 “ 开” 字, 清以前本皆作“开” 。 开, 本字作 “  ” , 见 《 说文》 ;古文作“  ” ,  见 《集韵》 ;亦作 “  ” ,  见 《字汇补》。 关

字    ,  清以前本作 “ 关” ,  可省作 “  ” ,  见 《集韵》 ;古又俗作 “  ” ,  并常写作 “  ” ,  见日抄本 《 太素》 ;或 “  ” ,  见 1955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宋•林亿《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 其中,  尤其是开、

 、  、  , 抄刻之中, 很易混淆, 故古 “ 开关”二字, 因形近而误是不无可能的。

从字义上看:开, 《说文》 :“ 张也” 。《韵会》 : “ 启也” , 《五音集韵》 :“ 通也” 。 考开字古义, 基本均作为动词解。 关, 《说文》 :“ 以木横持门户也。”

《    前汉•天文志》 注:“ 所以下闭者也,  以铁为之。”

《    玉篇》 :“ 关,  所以闭也。” 《集韵》 :“ 通也” 。 又穿

也    , 见 《礼•杂记》。 考 “ 关” 字古义, 一作名词解, 其本义即指门闩。 又引伸为动词, 指关闭、 通也。

可见, 从字性上看, 开、 关本义, 一属动词,一属名词, 关节的动词属性为引伸义。 而且, 从二者动词属性上看, 开关古义并不严格相对, 甚至二者皆引伸有 “ 通” 义。 从 “ 关” 的名词属性上看,关者, 门闩, 可开可闭, 故古关字与开、 闭皆有联又阖, 《说文》 :“ 门扇也一曰闭也。”枢:《说文》 :“ 户枢也。《集韵》、 《韵会》 本也” ,引伸为枢机、 枢转.阖枢二字均兼名词、 动词属性。 从名
胡显宜,汪世平.《内经》 开阖枢考辨[J].四川中医,2002 年第 20 卷第 8 期15-17.

开、阖、枢就是气的降出入运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生命存在的根本。
薛海滨.对开、阖、枢理论的理解和应用[J].河北中医,2013 年 3 月第 35 卷第 3 期367-368.


1.2阖
1.3枢
1.4内涵与外延

2天地阴阳开阖枢
《周易•系辞上》:“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
四书五经199
天地之间,阴阳往复,冬至阳生,夏至阳盛,体现了天地之气时空开阖枢。
鬼谷子[1]:“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又曰:“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1]鬼谷子.鬼谷子[M].北京:知识出版社,2015.
《鬼谷子略》曰[1]:“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
《春秋繁露》曰[2]:“故阳气出于东北,入于西北,发于孟春,毕于孟冬。”又曰:“七十二日复得木。木用事,则行柔惠,挺群禁,至于立春,出轻系,去稽留,除桎梏,开门阖,通障塞,存幼孤,矜寡独,无伐木。”
[2]张世亮,钟肇鹏,周桂钿.译注. 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2012.
《史记•历书》:“以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
《五行大义》引蔡邕《月令章句》云“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也,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辰。阴阳之别,故有干支名也”。
《五行大义》引《诗纬推度灾》云:“甲者,押也,春则开也,冬则阖也。”

有人转换《内经》开阖枢概念,进一步引申发挥了天地阴阳开阖枢理论。
顾植山教授认为[3]:三阴三阳的划分以一年中的阴阳气的盛衰变化为依据,这正是五运六气中的六气学说。
贾斌
[3]顾植山.从阴阳五行与五运六气的关系谈五运六气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6):463-466.
3《内经》六气开阖枢
《内经》开阖枢是指人体六气的运动过程,其位在六经,开枢阖是三阴三阳六气出入的表现形式。
《素问•阴阳离合论》: “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与“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关,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
《黄帝内经太素•卷五•阴阳合》中的阐释最为详明。杨氏注云“三阳为外门,三阴为内门”,颇为形象地说明了三阴三阳经脉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犹如两扇大门起着卫外屏障的作用,其中三阳为外门,三阴则为内门。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5: 59-60
《灵枢•根结》
《灵枢•本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灵枢•卫气》:“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
有人指出:卫气“司开阖”不仅是司汗孔的开阖,而且是司三焦的开阖,司人体气机升降的开阖[4]孔令彪.等.对卫气司开阖功能的理解[J].北京中医药,2010,29(11 ):842-843.


《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阳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A2U6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素问•皮部论》曰:太阳之阳,名曰关枢“”,“太阴之阴,名曰关蛰”

《内经》中还有另外一种开阖。
《灵枢•忧恚无言》云:“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是故厌小而疾薄,则发气疾,其开阖利,其出气易;其厌大而厚,则开阖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

 

4《伤寒论》开阖枢
在《伤寒论》中 ,并未明确提出开、阖、枢的说法 ,唯言“传变”则有之。历来名家注《伤寒论》者 ,以“开、阖、枢”之说作解释者很多。《伤寒论》“开、阖、枢”理论盛于明清之季 ,柯琴、张志聪、陈修园等都极力倡论此说 ,尤以卢之颐倡之最激 ,渐至于成为研究张仲景学说的一大流派。梁华龙.六经开、阖、枢学说的渊源及应用.河南中医,1998年 第 18卷 第 2期5-6.16

黄竹斋以六气解六经之属性, 用开阖枢释六经之功用。…… 开、阖、枢 , 即三阳经中太阳为开, 阳明为阖 , 少阳为枢;三阴经中太阴为开 , 少阴为枢, 厥阴为阖。 少阴经以“脉微细, 但欲寐”为提纲, 他认为少阴主枢(说文解字曰“户枢也” 。引申其义 , 即机关多变也), 外内出入故但欲寐不能寐。从少阴经症状分析 , 多或然症, 有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 即枢之象也。 从其病机而言 , 少阴病变大多是水火不交;阳格于外则火炎于上, 有咽痛、欲吐不吐之格阳病理;阴盛于里则水趋于下 , 而有下利之阴寒病理。 这种水火不交 , 升降勃逆, 即是失枢之故也。[6] 
徐江雁.以六气开阖枢释六经 , 倡三阳三阴钤百病*

———记京城名医黄竹斋[ J ] . 北京中医 2006, 25 ( 11 )650-652.
6    李广钧.北京卫生史料•中医篇.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54 .


《伤寒论》运用了“开阖枢”理论,但已非《内经》本意,故研究经络应该区别《伤寒论》六经理论,立足于《内经》原意,反之,研究《伤寒论》也应当清楚二者差异所在。[11]
[ 11 ]  徐传河.《伤寒》六经传变之我见[ J ]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 (1):48.
《伤寒论》不讲开阖枢,对《伤寒论》六经开阖枢的认识,纯属后世医家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