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35-6691999-83903

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电话:0535-6691999-83903

工作室动态

资讯详情

各科典型医案-丹毒

【摘要】:

姓名:丁效敏
性别:男 
年龄:88岁
发病时间:2018-08-11
初诊时间:2018-08-14
主诉:左足肿胀3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肿胀,皮温高,色红,并逐渐加重,于当地诊所静滴“阿奇霉素”3天,未见明显好转,无发热,无胃寒寒战,无肢体无力,为求进一步诊疗,由门诊以“丹毒”为诊断收住院。
既往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血压、血糖控制科,阑尾切除术、白内障术后等病史,余无特殊。
个人史:无特殊。
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中医四诊摘要:老年男性,左足肿胀伴疼痛,纳眠可,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西医诊断:1.丹毒 2.高血压3级 3.2型糖尿病 4.阑尾术后 5.白内障术后
中医诊断:丹毒 热毒夹湿证
治疗:西医方面:入院完善下肢静脉彩超未见异常,下肢动脉彩超提示动脉狭窄。给予哌舒西林 4.5g q8h 静滴 抗感染治疗,桂哌齐特改善循环,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活血化瘀,凯时改善微循环,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瑞旨调脂稳定斑块。
中医治疗:清热利湿解毒。
处方:穿山甲5g  苍术10g  地丁30g  茯苓15g 
      蒲公英30g 黄连10g  赤芍10g  黄柏10g
      枳实12g   乌梅20g  当归10g  鸡血藤30g
      甘草10g   红景天10g 青稞红曲6g
水煎服,日一剂
分析:
西医方面,下肢丹毒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浅层淋巴管感染性疾病,常由足部真菌感染及足部溃疡等诱发,溶血性链球菌由皮肤或黏膜破损处侵入,导致浅表真皮淋巴管感染,表现为下肢小腿局部皮肤红肿灼热疼痛,皮肤光亮肿胀,甚至出现发热胃寒、肢体酸楚,甚至恶心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化脓、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起病急,感染部位迅速蔓延。现代医学对于下肢丹毒的治疗,首选抗生素,主要针对感染选择合理的抗生素,目的在于控制炎症扩散,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目前临床针对下肢丹毒的治疗常以致病菌敏感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主,常选用速效抗感染药物青霉素静滴,在短期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达到杀菌效果。抗生素治疗优点在于作用迅速,较好的控制病变扩散,缺点在于疗程长,易反复发作,且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较易导致细菌耐药,细菌变异,并且抗生素的长期使用能够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患者尤其老年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菌群紊乱,出现腹胀便秘等肠道问题。
中医方面,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下肢丹毒由血热火毒所致,故又称“流火”,治宜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活血散瘀为主。《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该病有所论述“少阳司天,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傈疮疡”,《诸病源候论》亦有所阐述“丹者,人身忽然掀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重者,亦有疽之类,不急治,则痛不可堪,久乃坏烂。”由此可见,祖国医学认为丹毒多因素体有热,外感火毒,内外合邪,热毒蕴结郁于肌表而发,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其中发于下肢者多见,多夹湿邪。故本患者结合脉象特点辩证为热毒夹湿证,方中地丁、公英、黄连、黄柏以清热解毒利湿,黄柏主治下焦湿热,加之运气方,发病日期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患者发病多夹有湿邪,故加苍术、茯苓、乌梅等以化湿,且祖国医学认为丹毒发病多夹有瘀邪,多配以活血化瘀药,故方中加鸡血藤、当归活血养血,红景天、青稞红曲以活血化瘀,赤芍清热活血,并加以穿山甲以消肿通络。服药3剂,红肿明显减轻,嘱续服5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