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35-6691999-83903

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电话:0535-6691999-83903

工作室动态

资讯详情

心血管典型医案-心悸

【摘要】:

2018年7月9日   小暑
患者杨某,女,45岁
主诉:心慌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心慌,稍胸闷,无胸部疼痛,伴遇冷后咳嗽,咳吐少量黄黏痰,口中疮疡并伴口干苦、异味,无头晕头痛,无异常汗出,纳可,眠一般,大便秘结难排,2-3日一行,小便尚调,体力可,近期体重平稳。舌质淡红,苔黄稍腻,脉弦滑。
即往史:既往窦性心律失常病史4年余。
西医诊断:窦性心律失常
中医诊断:心悸
中医证型:痰火扰心证
治则: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白术10g   茯苓10g   黄芩10g   黄连10g   升麻10g   生地黄10g   生白芍10g   赤芍10g  党参18g   天冬10g   玄参10g   桂枝5g
水煎服,日一剂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是当今社会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有器质性心脏病变的病人发生率更高。人们对心律失常不了解、不清楚,出现心律失常也不重视治疗,这成为导致心脏猝死的最大隐忧。统计数据显示,88%的心脏猝死是由心律失常导致的,我国每年有54万人因心律失常而猝死。在中医的理解中,心悸既是一种疾病, 又是一 种症状, 以患者自感心跳剧烈、心慌不安为主要表 现。古代文献中心悸病证的相关病名很多, 总的来 看, 出现最多的是“惊悸”和“怔忡”, 其他的还有“心 悸 ”、“悸 ”、“惊 ”、“怔忪 ”、“心忪 ”、“心忡 ”、“忪悸 ”、 “心怔 ”、“心跳 ”等。 自东汉张仲景于《金匮要略》中提出“惊悸吐衄下血胸 满瘀血病脉证治”篇, 明确了“惊悸”的概念, “惊 悸”作为心悸病名在其后的古代文献中十分常见, 是心悸最主要的相关病名。 “怔忡”, 也作“怔忪”, 首见于宋代《济生方•惊 悸怔忡健忘门》, 在自宋至清的文献中十分常见, 是心悸的另一主要相关病名。 “心忪”和“心忡”是怔忡的别名。随着医学的发展,惊悸与怔忡被区别开来。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多次将“惊悸”与“心忪”并列连称, 可见已 认识到两者不同, “惊悸”指因伴随“惊”之心悸, 而 “忪悸”、“心忪”、“怔忪”可以归为一类, 均指单纯表 现 为 “悸 ”的 心 悸 。宋 •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 在论治惊悸时, 首次明确提出“惊悸与忪悸, 两证不 同”的观点, 并从病因角度对两者进行了辨析。其后, 严用和对此进一步发挥, 在《济生方》一书中, 将 “忪悸”改为“怔忡”, 并专立“惊悸怔忡健忘门”, 对 惊悸、怔忡作了精详的鉴别, 认为惊悸多为心虚胆 怯, 常因突受惊恐所致, 而怔忡则常由心血不足渐 生而成。元•朱丹溪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 “惊悸有 时 ”而 “怔 忡 无 时 ”。 心悸的病因以外感致悸、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欲过度、他病传变为主;病机以正虚、阳气不足、阴血不足、邪实、火热、痰饮、瘀血为主。中医证型分为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水饮凌心证、心血瘀阻证、心血瘀阻证。患者心慌,稍胸闷,伴遇冷后咳嗽,咳吐少量黄黏痰,舌质淡红,苔黄稍腻,脉弦滑。辨为痰火扰心证,治则为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中以黄芩、黄连清肺胃热,以白术、茯苓、党参健脾化痰,以生地黄、赤芍、玄参清热凉血解毒,以天冬养阴生津润燥通便,以升麻升阳解毒。2018戊戌年小暑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阳寒水,故以桂枝辛温散寒助阳祛痰湿。
疗效评价:患者服药1月,现心慌明显减轻,咳嗽咳痰已愈,口中疮疡明显减轻。